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科學使用鐵鍋
鐵鍋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烹調炊具,它不僅具有堅實、耐用、受熱均勻及炒、燉出來的菜肴味道鮮美等特點,而且用鐵鍋炒菜,還能使菜中的含鐵量增加,補充人體鐵元素,對貧血等缺鐵性疾病有一定功效。因此,國際衛生組織建議推廣使用鐵鍋。
使用鐵鍋雖然有許多益處,但卻不宜用它來煮楊梅、山楂、海棠等酸性果品。因為這些酸性果品中含有果酸,遇到鐵后會引進化學反應,產生低鐵化合物。人如果吃了這類食物,1小時左右便可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脹、腹瀉等癥狀,倘若不及時救治,病情可迅速發展,出現凝血、缺氧等嚴懲癥狀,甚至還會危及生命。此外煮綠豆亦忌用鐵鍋,這是因為豆皮中所含的單寧質遇到鐵后能發生化學反應,生成黑色的單寧鐵,并使綠豆的湯汁變為黑色,影響其味道及人體的消化吸收。
用鐵鍋炒菜好不好
如果長期不用鐵鍋炒菜,會對人體健康不利。主要是引起缺鐵性貧血。因為用鐵鍋炒菜在烹調菜肴過程中,有較多的鐵溶解在食物內,為人們源源不斷地供應鐵質,補充了食物本身含鐵不足的部分,起到了防止缺鐵性貧血的作用。
有關學者曾作過如下測定:用鐵鍋煮洋蔥,只放油不加鹽,煮5分鐘后洋蔥含鐵量可增加2倍。如果加入食鹽和番茄醬,煮20分鐘含鐵量可增加11倍。加入食醋煮 5分鐘后,含鐵量可增加15倍之多。當然常食含鐵的食物,即使長期用鋁鍋烹調,也不會引起體內缺鐵。但如果食物含鐵量低,又長期使用鋁鍋做菜,才容易發生貧血。
據調查目前國內盆血發生率較高,特別兒童貧血約占50%,故不宜長期使用鋁鍋。如果你家庭中有貧血的患者,更以使用鐵鍋為宜。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