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充親人詐騙需要判刑嗎
分類: 生活防騙
常識詞典
編輯 : 常識
發布 : 03-26
閱讀 :338
隨著互聯網技術高速發展,現在很多詐騙分子利用一些聊天工具進行詐騙,尤其的是冒充親人進行詐騙手段讓很多的親屬之間防不上防,不過有人問,這些冒充親人詐騙需要判刑嗎?現在我們一起看看。 冒充親人詐騙需要判刑嗎? 判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所謂“情節嚴重的”,一般是指以下幾種情況:多次進行招搖撞騙的;招搖撞騙所得非法利益巨大的;造成被騙人精神失常、自殺等嚴重后果或惡劣政治影響的,等等。冒充人民警察招搖撞騙的按照上述規定從重處罰。網絡詐騙防范知識: 冒充領導詐騙:利用QQ、微信、短信、郵件冒充公司老板加財務人員為好友,或者建立QQ群,多名領導一起談業務,然后要求財務人員進行業務轉賬的詐騙。防范重點:針對此類詐騙務必當面或多方核實,不要接受QQ等的轉賬指令。冒充消防、武警部隊詐騙:打電話冒充消防、武警部隊領導進行假冒釆購、招標工程或辦理消防證的詐騙。防范重點:只要接到自稱消防、武警部隊領導并需要采購或者招標工程、辦理消防證的,一般均為詐騙。冒充公安、檢察院、法院詐騙:冒充公檢法工作人員撥打受害人電話,以事主身份信息被盜用、銀行卡異常、電話卡異?;蛏嫦酉村X等犯罪為由,要求將其資金轉入相關賬戶配合調查。防范重點:公檢法機關不會電話做筆錄,不會要求提供卡號、密碼,不會給你網上發通緝令,更不會要求轉賬。關鍵是:千萬不要提供卡號、密碼,更不能轉賬。網絡兼職、刷單詐騙:利用微信、相關網站或購物平臺,發布“網絡兼職,幫助淘寶賣家刷信譽,可從中賺取傭金”等兼職消息,要求刷購物刷信譽給傭金或繳納中介費、保證金等,受害人信以為真,后發現上當受騙。防范重點:網絡兼職、刷單賺傭金均是騙局,一定謹記。辦理信用卡詐騙:通過微信、QQ、網站、短信、報紙、郵件等發布可辦理高額透支信用卡的廣告,一旦事主與其聯系,犯罪分子則以“證明還款能力”、“手續費”、“中介費”、“保證金”等虛假理由要求事主連續轉款。防范重點:非銀行正規渠道辦理信用卡尤其是網上辦理信用卡一般均是騙局,一定謹記。辦理低息、無息貸款詐騙:通過微信、QQ、網站、短信、 報紙、郵件等群發信息,稱其可為資金短缺者提供貸款,月息低,無需擔保。一旦事主信以為真,對方即以證明還款能力、預付利息、保證金等名義實施詐騙。防范重點:非銀行正規渠道辦理貸款一般均有問題或騙局,一般來說,網上貸款均是詐騙,一定謹記。網絡購物詐騙:通過開設虛假購物網站或發布虛假售貨信息,一旦事主下單購買商品并支付款項,即上當受騙。防范重點:大金額商品盡量不要網上購買,非正規購物平臺購物一般均是騙局。網絡購物退款詐騙:冒充淘寶等購物網站公司客服撥打電話或者發送短信謊稱受害人拍下的貨品缺貨或有質量問題,需要退款,要求購買者提供銀行卡號、支付寶賬號、密碼等信息,實施詐騙。防范重點:接到淘寶等購物網站主動撥打電話或發短信稱拍下的貨品缺貨或有質量問題的,一般均是騙局。交友類詐騙:嫌疑人通過各大交友、社交、婚戀平臺,將自己包裝成優質婚戀對象,通過各種手段使受害人與其產生感情后,誘騙受害人參與各種“投資”,包括投資重金屬、期貨、股票等各種投資類型(實際系假平臺),對其實施詐騙。防范重點:一般來說,網上交友只要涉及投資,均是詐騙。一般來說冒充親人詐騙要根據詐騙的金額進行量刑,大多數詐騙分子一旦詐騙都不會太小。所以在平時的時候要多了解一些詐騙分子的手段,這樣可以有效防止出現被騙情況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