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由此書可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臺灣手工藝之特色,以及作者在書中所提出有外銷可能性之輸出工藝品類,對照今日,予人滄海桑田之感。
本書包括裝幀、插圖及紙張都采用當時省產棉紙,呈現作者顏水龍美學;原文由日文撰寫,林世明譯成中文,完稿於1941年(昭和16年),本擬分期發表於省政府建設廳刊行之《建設月刊》,最後決定以單行本發行,以當時物質條件而言,實在難得。
顏水龍在書中提出對工藝的看法:「因工藝品須具備『美的要素』,在技術上必須利用美術上之成就,因之工藝之發達乃隨美術之發達而發達,而一個國家之工藝常可表現其美術水準并顯示其文化之高低。」他認為必須重新估計臺灣工藝的真正價值,采納其優點,建樹工藝產業之真正方針,不要盲目喜歡舶來品,希望培養審美眼光,「互相努力俾使我國古有之文化宣揚於世界上」,所以臺灣應大力發展包括外銷工藝的工藝產業,書中也提出辦法及振興方策。顏水龍對臺灣工藝發展之關切,於本書可見一斑。
中文關鍵字:顏水龍 , 建設月刊 , 外銷工藝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