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系所簡介
-快速現代經濟發展體制下,有限土地的資源利用,使得舊有傳統建筑,在現代化發展過程內,漸漸地失去了傳統生活中的特殊地位。都市擴張的沖擊,使得舊有傳統建物,一棟棟消失在都市之中,那些曾經記載傳統活用在民間藝術的事實,也隨建物消失而離我們遠去,不再有機會成為我們生活的一個部份。相對於傳統院派的發展,民間自然因生活結合之不同體質,其得保存在傳統建筑內的現象,事實上是寄身民間習俗,在吉語、典故、教孝、教忠的藝術表現本質。
因此本系發展之方向,將就大時代中,為-地域所保存-文化傳統命脈,在新設體制內,做成資料整理,專業人才培育。其重點有以下點:
一、傳統技藝的正確承繼
二、技藝口訣的發掘、整理及建立
三、典故吉語等在創作的出處與說明
四、傳統圖稿的正確承繼
五、田野資料的記錄與整理
六、本學系畢業後擬授予學位中英文名稱
未來展望
(一)教學與研究
傳統工藝系,設立宗旨明確訂定在建筑古蹟修護方向,因之教學內容首重田野資料整理及收集,與正確技藝之傳授,以期完整培養古蹟修護人才。
就傳統建筑而言,除大木外,建筑裝飾以材分有石雕、木雕、交趾、泥塑與彩繪諸項目,其分類於雕塑而言,主因材料差異,但不論其性質,均為半面高浮雕建物依附之裝飾性質,因之未來教學上,首重-傳統雕刻技巧正確之傳授,使得資料圖稿與技巧間,能建立詳盡之說明。
本校早期,由國家藝師黃龜理先生擔任傳統授課,就舊有建立授課基石上,所培育之師資與藝生,均長期投入研究及實物創作經驗。本校累積長期的教學經驗,在未來修護古蹟發展上,以及相關技巧延伸之交趾、泥塑、剪黏等等項目,都預期會有良好成果。
(二)推廣服務
本系擬於日間建制完整後,正式規劃報部,申請設立進修推廣部,建立夜間教學體系。擬以下列二大方向進行,一為本職人員的再訓。以既有成果與教學架構就夜間推廣服務的角度,對從事本業相關藝人,給予學術化及文化背景理論上的引導。另一項為特色研究班的設立,擬就技藝與實物操作開設短期班別,讓有心了解民俗藝術相關知識的社會人士,能有學習管道。
(三)建教合作
本系教學規劃之建教合作,將直接朝向資料整理及實際參與之操作兩方式進行。除低年級每年以參觀教學代替實習外,高年級將依進度,規劃每年畢業專題資料編纂等研究、收集、出版工作,并事先提報規劃書,以申請經費方式,就計劃重點,逐一完成記錄。另於古蹟修護實際操作方式,主動聯絡已定案整修計劃,爭取高年級學生實際參與學習之經驗,工作期間并派出教學教師參與,引導學生與民間匠師,在實際工作中,相互交換經驗,使建教合作與教學,達成實際結合。并擬於畢業班人數達到一定工程參與品質時,籌設古蹟修護團隊,主動參與國內古蹟,專業項目的修護,由教學的參與,再提昇至專業的參與,完成設系宗旨所訂定之目標。
(四)校際合作
對-一地而言,現有此項相關專業系所,計有關渡藝術學院傳統工藝研究所、臺南藝術學院傳統建筑研究所、云林科技大學古蹟修護研所等,各有其專業體質,是為研究體質的高等位階。本系之設立,有別於前三所,是以實際傳統授課建立操作技術為主,并由下往上建立不同程度結構基礎,使學生逐步參與,了解民間藝術流布途徑。在典故、口訣、形式、技藝、圖稿等必修專業知識,有一定程度之後,藉由定期研討會,交換研究成果,由交換資訊基礎上,期能對-區域特色的了解,更為精準,修護依據更為廣闊豐富。
(五)國際合作
-地區民間藝術成就頗豐,尤其是保存傳統建筑中的雕(石雕、木雕)塑(泥塑、交趾)繪(彩繪、圖案)最為精彩,是值得記錄的重要文化資產之一。進一步將各作品創作,以獨立作品形式在相關合作上達成宣揚。其研究成果及報告,除分送相關單位外,亦可就專項研習,與往來單位互為交換。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