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斷奶時機的選擇:
母乳是嬰兒的最佳食品。但是,隨著嬰兒的生長發育,4-6個月后,母乳已經不能完全滿足嬰兒生長發育的需要。適時添加輔食對嬰兒生長發育非常重要。 輔食的種類和數量也應隨著嬰兒月齡的增長而增加。有人做過粗略的統計,在添加輔食的初期,輔食提供的熱量約占全部食物提供熱量的10%左右;在添加輔食的中期,嬰兒8-9個月時,輔食提供的熱量約占全部食物熱量的一半;在嬰兒末期,11-12個月時,輔食提供的熱量約占全部食物熱量的60%以上,這時給寶寶斷母乳已具備了合適的條件。 如遇到炎熱的夏季,突然斷奶可能會影響寶寶的消化吸收,引起消化道疾病,可將斷奶時間延至涼爽的秋季。另外,寶寶生病時不要斷奶,可在病愈后2-3周開始,最遲不超過2歲。斷奶不僅僅是媽媽和寶寶的事,在這個過程中,爸爸也將起著關鍵的作用。以下的建議供參考:
1、循序漸進,自然過渡。斷奶的時間和方式取決于很多因素,每個媽媽和寶寶對斷奶的感受各不相同,選擇的方式也因人而異。
快速斷奶:如果你已經作好了充分的準備,你和寶寶也都可以適應,斷奶的時機便已成熟,你可以很快給寶寶斷掉母乳。特別是加上客觀因素,如果媽媽一定要出差一段時間,那么很可能幾天就完全斷奶了。如果媽媽上班后不再吸奶,那么白天的奶也很快就會斷掉。 逐漸斷奶:如果寶寶對母乳依賴很強,快速斷奶可能會讓寶寶不適,如果你非常重視哺乳,又天天和寶寶在一起,突然斷奶可能有失落感,因此你可以采取逐漸斷奶的方法。從每天喂母乳6次,先減少到每天5次,等媽媽和寶寶都適應后,再逐漸減少,直到完全斷掉母乳。2、少吃母乳,多吃牛奶。開始斷奶時,可以每天都給寶寶喝一些配方奶,也可以喝新鮮的全脂牛奶。需要注意的是,盡量鼓勵寶寶多喝牛奶,但只要他想吃母乳,媽媽不該拒絕他。
3、斷掉臨睡前和夜里的奶。大多數的寶寶都有半夜里吃奶和晚上睡覺前吃奶的習慣。寶寶白天活動量很大,不喂奶還比較容易。
最難斷掉的,恐怕就是臨睡前和半夜里的喂奶了,可以先斷掉夜里的奶,再斷臨睡前的奶。這時候 ,需要爸爸或家人的積極配合,寶寶睡覺時,可以改由爸爸或家人哄寶寶睡覺,媽媽避開一會兒。 寶寶見不到媽媽,剛開始肯定要哭鬧一番,但是沒有了想頭,稍微哄一哄也就睡前了。 斷奶剛開始會折騰幾天,直到寶寶一次比一次鬧的程度輕,直到有一天,寶寶睡覺前沒怎么鬧就乖乖躺下睡了,半夜里也不醒了,好了,恭喜你,斷奶初戰告捷。4、減少對媽媽的依賴,爸爸的作用不容忽視。
斷奶前,要有意識地減少媽媽與寶寶相處的時間,增加爸爸照料寶寶的時間,給寶寶一個心理上的適應過程。 剛斷奶的一段時間里,寶寶會對媽媽比較粘,這個時候,爸爸可以多陪寶寶玩一玩。剛開始寶寶可能會不滿,后來就習以為常了。 讓寶寶明白爸爸一樣會照顧他,而媽媽也一定會回來的。對爸爸的信任,會使寶寶減少對媽媽的依賴。5、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
斷奶前后,媽媽因為心理上的內疚,容易對寶寶縱容,要抱就抱,要啥給啥,不管寶寶的要求是否合理。但要知道越縱容,寶寶的脾氣越大。 在斷奶前后,媽媽適當多抱一抱寶寶,多給他一些愛撫是必要的,但是對于寶寶的無理要求,卻不要輕易遷就,不能因為斷奶而養成了寶寶的壞習慣。 這時,需要爸爸的理智對媽媽的情感感起一點平衡作用,當寶寶大哭大鬧時,由爸爸出面來協調,寶寶比較容易聽從。注意:斷奶期間寶寶不良的飲食習慣是斷奶方式不當造成的,可不是寶寶的過錯。斷奶期間依然要讓寶寶學習用杯子喝水和飲果汁,學習自己用小勺吃東西,這能鍛煉寶寶獨立生活能力。
寶寶斷奶誤區給寶寶斷奶的六大誤區:
一、斷奶前不做輔食添加準備:有的媽媽在給寶寶斷奶前,事先并沒有做好準備,也沒有提前為寶寶添加輔食。這樣,不僅在身體上讓寶寶缺少一個適應其他食物的過程,容易生病,還會對寶寶的心理造成很大的打擊,甚至使之認為自己被媽媽拋棄了,從而情緒極不穩定,更加影響進食。
二、斷奶時讓母乳變“刺激”:有的媽媽斷奶時,往乳頭上涂墨汁、辣椒水、萬金油之類的刺激物,以為這樣會讓寶寶對母乳產生反感從而放棄母乳。然后,效果往往適得其反,這不僅讓寶寶產生懼怕心理,而且還會因恐懼而拒絕吃東西,從而影響了身體的健康。
三、斷奶期媽媽玩“失蹤”:
有的媽媽把寶寶送到親戚家,幾天甚至好久不見寶寶。其實,斷奶不需要母嬰分離。對寶寶來說,媽媽的奶水吃不到了,可不能沒有媽媽呀。 在斷奶期間強行把母子隔離,不但不能順利斷奶,還會影響寶寶的生理、心理健康。寶寶自從生下來一直依賴媽媽溫暖的懷抱,突然長時間的分離,會使寶寶缺乏安全感,特別是對母乳依賴較強的寶寶,還易產生焦慮情緒,不吃東西不喝水,不愿讓別人抱,不與大人交流,情緒煩躁,哭鬧劇烈,覺也睡不好,甚至還會生病。四、反復斷奶:
在斷奶的過程中,媽媽既要讓寶寶逐步適應飲食的改變,又要態度果斷堅決,不可因寶寶一時哭鬧,就下不了決心,從而拖延斷奶時間。 也不可突然斷一次,讓他吃幾天,再突然斷一次,反反復復帶給寶寶不良的情緒刺激。這種做法會對寶寶的心理健康帶來危害,容易造成寶寶情緒不穩,夜驚、拒食,甚至為日后患心理疾病留下隱患。五、回奶方法粗暴、簡單:為了順利回奶,有的媽媽不喝湯水,甚至還用毛巾勒住胸部,想將奶水憋回去。這樣顯然違背了生理規律,而且很容易引起乳房脹痛。斷奶后媽媽若有不同程度的脹奶,可用吸奶器或人工將奶吸出,同時用生麥芽60克、生山楂30克水煎當茶飲,34天即可回奶,切忌熱敷或按摩。
六、忽視媽媽“斷奶”反應:多數家庭認為斷奶是寶寶一個人的難題,常常忽視媽媽在斷奶期的心理感受,沒有看到媽媽在心理上也需要經歷一次“斷奶”。
其實,寶寶斷奶,可能會引起媽媽體內的荷爾蒙發生變化,出現一些負性情緒,如沮喪、易怒等,同時伴有乳房脹痛、滴奶等煩惱。這時候,媽媽同樣需要得到家人的重視和關心。 斷奶是寶寶成長中必須經歷的一件“大事”。對于這件大事,一定要確保選擇適當的時機、采用正確的方法,同時注意避開各大誤區。唯有如此,斷奶才能斷得寶寶舒心,媽媽安心。 寶寶斷奶后的飲食斷奶與輔食添加平行進行。不是因為斷奶才開始吃輔食,而是在斷奶前輔食已經吃得很好了,所以斷奶前后輔食添加并沒有明顯變化,斷奶也不該影響寶寶正常地輔食。
1、斷奶后寶寶喝什么:和平時一樣,白天除了給寶寶喝奶外,可以給寶寶喝少量1:1的稀釋鮮果汁和白開水。如果是在一歲以前斷奶,應當喝嬰兒配方奶粉,一歲以后的寶寶喝母乳的量逐漸減少,要逐漸增加喝牛奶的量,但每天的總量基本不變(一歲至兩歲幼兒應當每日600毫升左右)
2、斷奶后寶寶吃什么:一歲寶寶全天的飲食安排:一日五餐,早、中、晚三頓正餐,二頓點心,強調平衡膳食和粗細、米面、葷素搭配,以碎、軟、爛為原則。
一歲的寶寶咀嚼能力和消化能力都很弱,吃粗糙的食品不易消化,易導致腹瀉。所以,要給寶寶吃一些軟、爛的食品。一般來講,主食可吃軟飯、爛面條、米粥、小餛飩等,副食可吃肉末、碎菜及蛋羹等。 值得一提的是,牛奶是寶寶斷奶后每天的必需食物,因為它不僅易消化,而且有著極為豐富的營養,能提供給寶寶身體發育所需要的各種營養素。 避免吃刺激性的食物。剛斷奶的寶寶在味覺上還不能適應刺激性的食品,其消化道對刺激性強的食物也很難適應,因此,不宜吃辛辣食物。 斷奶后飲食中的誤區1、只吃飯少吃菜或只菜少吃飯。給寶寶添加輔食,有的父母只注重主食,爛飯、面條、各種米粥、面點變著花樣給寶寶吃,但副食(魚肉、蔬菜、豆制品)吃得少,或是相反。這都違反了膳食平衡的科學原則,不利于寶寶的健康發育。
2、用湯泡飯。有的父母覺得湯水的營養豐富,還能使飯變軟一點,因此總給寶寶吃湯泡飯。這顯然是個誤區,首先湯里的營養只有5%-10%,更多的營養還是在肉里,事實是寶寶并沒有吃到更多的營養。而且長期用湯炮飯,還會造成胃的負擔,可能害得寶寶從小得胃病。
3、用水果代替蔬菜。有的父母發現寶寶不愛吃蔬菜,大便干燥,于是就用水果代替蔬菜,以為這樣可以緩解寶寶的便秘,但是效果并不理想。這種做法是錯誤的,水果是不能代替蔬菜的。蔬菜中,特別是綠葉狀蔬菜中含有豐富的纖維,可以保證大便的通暢,保證礦物質、維生素的攝入。
4、斷奶后飲食正常,但仍在吃奶糕。奶糕是從母乳到稀飯的過渡食品,而且營養成分和稀飯沒什么區別,都是碳水化合物。如果斷奶后,寶寶可以吃稀粥、稀飯了,就不需要再吃奶糕了。長期給寶寶吃奶糕,不利于寶寶牙齒的發育和咀嚼能力的培養。
下一篇:霉菌性陰道炎有哪些表現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一個23歲的孕婦每天需要多少鈣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