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合同糾紛的辦法有哪些?
分類: 公共安全
常識詞典
編輯 : 常識
發布 : 03-26
閱讀 :289
我們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其實預防要比處理更為有效,比如身體疾病,提前做好預防總比看病受疼痛強吧!合同中也一樣,為了避免遇到合同糾紛,可以選擇盡早的進行預防,那么怎么預防呢? 1、應當嚴格審查對方當事人的主體資格訂立合同時首先應當審查對方當事人是否具備合同的主體資格,當事人如果不具備合同主體資格,簽訂的合同或者不能成立,或者會隱藏巨大的風險。因此,如果當事人是自然人的,應當審查其身份證件以確定其是否具有行為能力;如果當事人是法人或其他組織的,應當審查其營業執照,以及營業執照是否經過年檢;如果對方當事人委托代理人與自己簽訂合同的,應當審查代理人是否具有授權委托書等證明文件。2、了解對方當事人的資信情況。資信情況關系到對方當事人是否具有履約能力的問題。因此在訂立合同前,應當對對方當事人的資信情況進行認真調查和了解,以避免風險的產生。3、合同條款應當明確、詳盡,避免使用含混用語4、保存證據。由于在合同糾紛訴訟中,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負有舉證責任,因此,證據的把握和保存就是至關重要的問題,否則在糾紛的處理中將會失去主張利益的機會,甚至要承擔敗訴的結果。在各種證據中要特別注意保存好合同書。5、對于重要的合同,可以到公證機關進行公證6、如果有證據證明對方當事人可能會喪失履行合同的能力,可以先終止自己合同義務的履行,通知對方提供擔保。7、如果對方沒有履約能力或者無履行合同的誠意,可以根據合同法的有關規定要求解除合同,追究對方的違約責任。想要預防簽訂合同之后出現合同糾紛,首先應當嚴格審查簽合同對方的資格,另外還要查明當事人的資信情況,合同內容要明確詳細,另外還要保存有利的證據,如果是比較重要的合同,最好進行公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