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大漲20%,半導體芯片還能上車嗎
分類: 最新資訊
常識詞典
編輯 : 常識
發布 : 04-07
閱讀 :214
文章開始前,先跟大家說件事:公眾號算法在改版,記得星標??我們呀,推送不迷路~晚上好,我是簡七編輯部的喬西~今天準備和小伙伴們聊聊最近大漲的半導體。最近一個月,半導體指數漲了近20個點,我手里綠了半年多的基金都盈利10個點了。圖源:中證指數官網:中證全指半導體產品與設備指數 (H30184)今天咱們就來盤一盤——最近半導體為啥大漲? 現在還能投資嗎?*風險提示:文中提及的基金僅為示例,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和利益相關。請根據自己的需求,做出獨立的投資判斷。這也是我們努力做好科普的價值^^01半導體行業長這樣半導體這個詞好像經常聽到,但你或許不太明白是啥意思。其實,它可以理解為咱們經常說的芯片。芯片就像電子設備的「大腦」,負責發出各種運行指令,離開了它,這些產品基本就是堆「破銅爛鐵」。前兩年,因為「缺芯」,還鬧出過二手車漲價、相機成為理財產品的稀罕事兒。這樣聽起來,你會覺得芯片是個很重要的東西,理論上應該是個長期上漲的行業,畢竟現代的社會中,幾乎已經離不開它了。但實際上,它卻是個有漲有跌的周期性行業,比如22年之后,一大批芯片公司就喊著要「過冬」。圖源:網絡估 計你會納悶,這是為啥呢?簡單來說,就是產品的供給和需求錯配了。首先,下游需求也不是持續旺盛的,得看咱們消費者的消費欲。拿這兩年來說,你換手機的欲望是不是降低了不少。你不想換手機了,手機廠就生產的少了,相應的,對手機大腦——「芯片」的需求,也就沒那么多了。但是生產芯片的企業也不能給下游安個監控,無法及時掌握下游需求的實時動態。當下游需求減少時,上游還以為市場很給力,正在熱火朝天地搞生產呢。等知道下游需求減少時,已經生產出來一堆賣不掉的芯片,堆在倉庫里,成了積壓庫存。從股價來看,這時候幾乎是到了谷底。接下來,怎么辦呢?只能降價大甩賣,芯片制造企業會紛紛開啟降價去庫存模式。這個周期大概是4、5年一輪回,總體呈現「熊短牛長」的狀態。從股價的角度來看,谷底到峰值大概要2-3年的時間,由頂峰跌到谷底要1-2年的時間。咱們現在正在經歷的這個周期,是2019年左右開始的。先經歷了上漲——2020年的時候趕上5G手機上市,引發了「換機潮」;疫情導致的居家辦公也讓電腦的需求快速增長,從而對芯片的需求增加,整體上供小于求,股價在21年達到了峰值。然后是下跌——隨著疫情戰線的拉長,我們收入下降、消費欲望降低,下游需求開始收縮,與此同時,芯片也開始降價了,去年的「降價潮」中,有的芯片降幅高達80%。數據顯示,企業在去年三季度達到了庫存高峰,之后一直在積極去庫存。到現在整個行業差不多跌了20個月了,時間上看,這輪周期差不多到尾聲了。02 最近利好可不少除了周期的律動,芯片最近政策向的利好也不在少數。先看短期。政策方針方面——3月初,國務院提出:「發展集成電路產業必須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扶持集成電路實現自主可控。」接著,兩會期間,新一屆國務院總理記者會上,著重提到了「集中力量推動高質量發展」,下一步要提高科技創新能力。然后在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中,提出了重新組建科學技術部、國家數據局等,都體現了發展科技的強烈信號。而且數字經濟的發展,也給芯片帶來了新的需求。資金方面——咱們有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 (簡稱「大基金」) ,專門投資芯片產業的,是國內半導體產業融資重要來源之一。也被市場看作國內芯片產業投資風向標,它的一舉一動都備受市場關注。最近大基金的動作還挺頻繁的:今年減持了7家公司,同時也投資了一些新公司,以調整結構為主。機構認為,大基金接下來會更傾向于設備和材料等國產化率比較低的領域。再來看看長期。自2018年以來,美國對我國的芯片產業開啟了購買、制造、設計全方位圍追堵截模式——最開始是限制芯片出口,特別是限制華為買入芯片。然后是芯片制造,比如美國禁止向中芯國際出售設備,阻礙中芯國際制造技術的進步。近兩年,美國對芯片設計軟件、制造材料進行了出口管制,今年聯合荷蘭,不讓阿斯麥 (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設備制造商) 賣給我們先進設備。從下游一路限制到上游。即使如此,從海關的數據來看,最近三年,我們芯片進口持續上升,22年的進口額仍然高達4,156億美元,相當于進口原油和鐵礦石的總和。如此龐大的進口量,反過來也暗示了國產替代巨大的空間,和國產替代的緊迫性。所以,今年作為「風向標」的大基金,投資方向轉向了國產率低的設備、材料等領域。綜上,短期的政策資金支持和新需求開辟,加上長期國產替代邏輯,給了半導體不少底氣。03 投資怎么投?最后, 咱們聊聊投資。先說結論,如果你想投資的話,和股票相比,更建議關注指數基金。在上行周期中,盈利的安全性和確定性都更高一些,咱們也不用花費太多時間去研究。指數也有強弱之分,市場上芯片相關的指數主要有5只,都有自己的跟蹤基金。其 中,上證科創板芯片指數的表現可以說是一枝獨秀。為啥呢?主要是踩準了國家的節奏,國產替代邏輯更強。上證科創板芯片指數的成分股都是科創板的股票,和主板相比,研發投入更多,成長速度更快,特別是更專注于高端芯片領域的研發。圖源:中信證券而科創板上市的企業中,據統計設備類、材料類、設計軟件類等領域的企業占比很高,更符合目前國家支持的方向。最后,還是給小伙伴們提醒下風險。半導體是典型的高風險高收益行業,這段時間的大漲不一定是企業經營結果的反應,未來的不確定性還是比較高的。想要投資的朋友一定要控制好倉位,不要買太多,建議控制在可投資金的30%以內。如果你盈利比較多的話,也可以在滿意的區間考慮止盈,落袋為安。照例奉上總結圖——好了,關于半導體今天就聊到這了,喜歡的話可以點個贊和在看呀~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