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華永道趙柏基、李丹聯合建言:從三個環節優化A股生態
分類: 最新資訊
常識詞典
編輯 : 常識
發布 : 03-05
閱讀 :179
3月4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了解到,今年全國兩會,全國政協委員、普華永道亞太及中國主席趙柏基和全國政協委員、普華永道中天會計師事務所首席合伙人李丹,聯合提交了《關于提振港股A股資本市場、服務國家發展戰略的提案》(下稱“《提案》”)。《提案》提出,中國資本市場建設作為高質量發展不可或缺的部分,應當在服務國家發展戰略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隨著經濟體量的擴大和國際國內形勢的變化,我國的經濟發展也在不斷面臨挑戰。在新形勢下,更應該進一步改革開放,提振資本市場,讓資本市場服務好經濟發展和國家戰略。“提振資本市場有利于提升直接融資比重,化解債務風險;有利于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有利于促進高科技企業的崛起。港股和A股是中國資本市場體系的組成部分,分別承擔著經濟體系國際循環和國內循環的職能。”《提案》指出。對于如何進一步優化A股市場生態,《提案》建議從三個戰略環節著手。一是持續提高上市公司的整體質量。資本市場長期穩定發展的關鍵在于上市企業的質量。在入口端,通過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審核理念和審核機制篩選出優質的企業;同時,也要有一定的容錯機制,使得審核者敢于放行有發展潛力的企業上市。在出口端,加大退市力度,盡快出清已經無法給投資者帶來回報的公司,實現優勝劣汰。“二是推動A股資本市場的投資功能和融資功能并重發展。資本市場的投資功能與融資功能相互促進,沒有投資收益的資本市場,融資功能也不可持續。在推動股票發行注冊制走深走實的過程中,建議從完善投資者財富管理機制的角度推出系統性的制度創新。”《提案》指出。《提案》進一步指出,例如,制定控股股東減持上市前存量股票與二級市場股東投資收益率掛鉤的減持規則,協調好控股股東與中小投資者的利益訴求;大力發展買方投顧業務,加大培養財富管理專業人才,為中小投資者提供便利、專業、數字化的投顧服務,引導價值投資文化;引導個人投資者通過公募基金等機構投資者進入資本市場。“三是吸引更多的中長期資金投資A股。多元化的國際機構投資者可以提高資本市場活躍度和流動性,對于外資,在國家層面推動‘一帶一路’國家通過QFII、RQFII等方式投資A股,尤其是吸引中東國家的主權財富投資基金;對于國內的社保基金、保險公司、公募基金、信托公司等機構投資者,可以拉長考核期限、設置A股投資權重要求等手段進行激勵和約束。”《提案》建議。《提案》提出,對于居民財富,可以考慮采用稅收優惠手段吸引居民投資A股。例如,對于中國居民投資A股產生的虧損允許稅前抵扣,對于個人養老金投資A股的,大幅提高個人養老金年度繳存上限。港股方面,《提案》提出,提振香港資本市場,最為有效的方式是國家動用一定規模的中央外匯儲備,設立國家主權投資基金,在香港市場購入代表中國核心資產的股票,包括大型央企、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以及代表未來科技發展方向的特專科技公司。“香港資本市場的制度改革也需要國家進一步支持。例如為提升流動性,擴大現有‘港股通’標的范圍,將更多上市公司股票納入‘港股通’;允許香港上市公司募集人民幣,允許內地投資者以人民幣認購港股IPO;為提升IPO發行效率,將‘港股通’擴展到‘新股通’;允許港交所在國內大灣區設立‘國際板’,境內投資者可以通過‘國際板’以人民幣投資優質海外公司。”《提案》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