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扒帶貨產業鏈:在資本面前,頂流網紅不過是工具
分類: 最新資訊
常識詞典
編輯 : 常識
發布 : 01-18
閱讀 :555
小紅靠捧,大紅靠命。現在很多小孩子的夢想都是當網紅,沒辦法,在普通人揾食艱難的情況下,他們賺得真的太多了。而且,似乎還很容易。張同學,拍拍農村日常,紅了;黃老師,模仿別人唱“挖呀挖”,紅了;董宇輝,念幾段小作文,紅了。為什么我不可以?但深扒網紅產業鏈后,我們發現,所謂的“網紅”,命真不是天生的,而是資本給的……無論是興起,還是衰敗,背后都是資本的運作。網紅是怎么誕生的?很多人覺得是運氣,或者個人的努力。但前幾天上了熱搜的“程前朋友圈”卻讓我看到了真相。首先,這個程前不是那個中央電視臺的前知名主持,而是一個普通的93年小伙。英國研究生學成歸來后,他在陸家嘴干了幾年金融,而后辭職回到西安,創辦了“程前的朋友圈”這一自媒體,主要內容,是訪談一些中小微企業主和網紅電商,做一個創業分享。節目中,他侃侃而談,言語得體大方。加上標題多為“年營收過億”之類的描述,非常容易吸引用戶關注。于是他很快就積累了600多萬粉絲,成了比較知名的網紅。可是,就是在一次直播中,他面對王石、周鴻祎等創業大佬,不僅沒有了自己短視頻節目里謙虛的態度,還說了不少讓人大跌眼鏡的話,甚至公開詛咒周鴻祎。期間他還責問這幾個企業家:我都準備了稿子,你們怎么不準備呢?網友評價:綁大閘蟹的繩子綁的時間久了,以為自己和大閘蟹一個價!程前講商業講得頭頭是道,但褪去視頻剪輯后的包裝,面對真實觀眾的時候,卻low態盡顯,讓人笑話。不過,這也激發了我的好奇。為什么那么low的一個人,能夠成為那么大的網紅,甚至有資格和中國最出色的幾個大佬在一起坐而論道?答案是:包裝。據了解,程前并不是一個人在戰斗,他的公司,有著上百人的團隊,包了一層樓!文案,是團隊幫他寫的,視頻,是團隊剪輯加工出來的,營銷,是團隊配合的。程前朋友圈變現方式主要有三種:一種,是視頻的流量收益。一種,是粉絲打賞加廣告帶貨。還有一種最關鍵的,則是私域會員和線下“私董會”,私域會員收費2198元/年,線下“私董會”售價59800元/年,據長江日報報道,程前私董會成員已經有100人左右。現在你可能發現了那些 “靠創業者吃創業者”的人,是多么得不靠譜。程前的錯,就在于一個資本包裝出來的素人,誤以為自己真的很牛逼,去教那些有建樹的人做人。但不得不承認,所謂網紅,都離不開資本的運作。哪怕是董宇輝和東方甄選的內訌事件也讓我們看到:一次看似天然的直播,背后也是由主播、文案團隊、拍攝團隊、剪輯團隊共同完成。一個網紅的成功,運氣必不可少,但更重要的是有營銷場景,有粉絲變現的精細化運營。早在2015年,映客創始人奉佑生就提到:視頻直播空間足夠大,能避開BAT,可以形成生態閉環,具有盈利能力。從生產網紅到直播帶貨,本質就是四個字:流量生意。既然是流量生意,那么本質就是流量。網紅在其中,只是變現的工具之一。一旦這個工具不好使了,很快就會被踢走,換上新的工具。類似的案例比比皆是。劉畊宏夫婦,因為跳操火起來了,粉絲暴漲7000多萬,但后來因為帶貨能力不佳,又出現了“假燕窩”事件,從此流量見頂,人氣在這兩年一路滑坡。較早看中“三農”賽道的“張同學”,憑借5分鐘內300多個鏡頭的土味視頻爆火,漲粉上千萬。很多人都以為他是“素人”,但實際上,他早在2021年就注冊了資本超過500萬的公司,多個帶貨產品也都是關于農業的,明顯是資本操刀。現在呢?也陷入了流量干涸的局面,粉絲不斷減少,有時候直播帶貨額僅僅200萬左右。拋去“流量采購費”,他賺得并不多。對,這里必須要說明下,流量也是可以買的,尤其是直播帶貨領域。買流量已經成為公開的秘密。就拿羅永浩來說,首次直播播了3個多小時,觀看人次4800萬,賣貨1.1億。羅永浩也很實誠,在后來的直播中不小心泄露了行業機密:這不是他做得好,而是當時抖音為了打開帶貨市場,傾平臺之力進行了推流。當時李佳琦所在的淘寶直播如日中天,抖音非常希望拿到這塊蛋糕。而拿到蛋糕的最好方法,就是迅速捧紅幾個超級頭部主播來。2021年,抖音想在直播帶貨上發力,重金邀請羅永浩,而在當時,快手的程一笑也是曾親自帶隊游說羅永浩,并給出上億元報價,但最終沒有拿下。在平臺造神之前,資本的暗戰早已開始。過去是羅永浩,后來是小楊哥,現在則是董宇輝。郎咸平對董宇輝如此評價:董宇輝成功唯一的原因是平臺導流,只要平臺繼續導流下去他就會繼續成功。“他現在被抖音重新選中,流量大到不可思議,他的賬號由別人上播,3分鐘流量就到10萬以上,晚上他自己上播,流量最高70多萬,小楊哥變成20萬-30萬了。抖音扶持他,只是把自己的錢從左口袋換到了右口袋……”哪有什么天生網紅,都是平臺暗戰的需要。羅永浩現在直播帶貨,也是要通過“DOU+”去買流量的。但是,這些流量玩法的內幕是網紅不愿去提及的,他們只會說,自己沒有買過流量,全是靠個人實力一飛沖天……這也符合抖音的營銷需要:在抖音上,大家是有機會靠本事上位的。至于你沒有成功,那要自己找原因。也正是因為主播帶貨是一門流量生意,所以才有了“鐵打的平臺,流水的主播”。你會發現,過去幾年爆火過的主播,大部分生命周期都很短。什么張同學、于文亮、黃老師、秀才……生命綻放期都不長。這里面有一層底層邏輯是:平臺捧紅你,是為了讓你吸引觀眾到平臺來娛樂消費,而不是受你鉗制的。可一旦你粉絲多了,就不可避免地會擁有鉗制力。所以,一個超級主播之后,一定要有另外一個超級主播輪換。而且觀眾也會膩歪,一個人的亮點被榨干了,換人也是資本擴大盈利的硬性需要。同樣的,前小紅書演算師,也在訪談中提過:“小紅書的流量是可以人工控制的。平臺需要人氣的時候,他們就推一些有爭議、引戰、容易吵架……如果你是一個新人,發帖很快就能得到互動回饋,這會讓你認為自己也可以當網紅。但在你剛剛有所幻想的時候,平臺會立刻甩你一耳光,開始壓流量,讓你產生焦慮和急迫感……所以你有沒有發現,經常寫小紅書的人,總是24小時虎視眈眈尋找著素材,也永遠活在渴望被關注、表演,以及競爭之中,把生命的所有時刻都商品化了……平臺還會特意打壓創作者,如果哪位博主流量特別好,那就給她壓下去,不能一直漲,免得對方太囂張……”這個時代,信息流占據著一切,想盡辦法被人關注,成為所有人的副業。最后這位演算師發出忠告:“不要試圖成為網紅,那只會害了你。”在這個時代,我們最應該做的,不是想辦法成為網紅,而是看清商業的本質,不要成為流量的奴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