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路線帶你了解陶瓷發展的歷史
分類: 最新資訊
常識詞典
編輯 : 常識
發布 : 01-16
閱讀 :549
可以說一部陶瓷歷史就是一部人類的文明史它記錄了人類科技的進步和文化的發展從石器時代的土陶到當今的高科技陶瓷無一不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泉州人關于陶瓷的歷史你都知道多少呢?這條路線趕緊收藏起來帶你探尋港口貿易中的出口大宗商品陶瓷的歷史01第一站泉州世遺總展示館“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展示館,位于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主體樓一層。它通過501套共663件文物展品,圖版、視頻、互動觸摸屏、景箱、場景等多種形式進行展陳,勾勒出22個遺產點產生的歷史背景及豐富的遺產價值,生動反映出泉州具有產-運-銷功能高度整合的城鄉一體空間結構、完備的制度體系、發達的經濟水平、中外風格多元薈萃的聚落景觀以及包容的文化態度,展現出歷史上不同海域﹑不同國度﹑不同宗教﹑不同族群穿越時空阻隔,多元共存、和諧共處一城的物質和精神遺產,生動展現東亞傳統農業文明與世界海洋商業文明間經濟與文化發展觀的交流與對話。02第二站泉州外銷陶瓷展示館位于金交椅山窯址一側的磁灶窯主題展示館,圍繞生產與外銷兩大主題,依次展示了磁灶窯的興衰歷程,外銷路徑與保護、管理等內容,完整再現陶瓷生產、運輸、外銷的全流程;通過出土的典型器物的展示,全面展現了磁灶窯瓷獨特的器型、釉色,以及從生產利用陶瓷向建筑陶瓷的轉變,彰顯了宋元磁灶窯業以市場為導向銳意創新、走差異化路線的成功實踐,是了解磁灶窯業發展的重要窗口。03第三站德化陶瓷博物館圖片德化縣陶瓷博物館是福建省第一家資料齊全的陶瓷專業館,是德化縣弘揚陶瓷文化、展現精湛的陶瓷工藝和悠久的陶瓷歷史的一個重要窗口。德化縣陶瓷博物館位于德化縣潯中鎮學府路17號,毗臨泉州工藝美術職業學院,占地面積50畝。博物館一樓三個展廳,面積1400平方米,展覽以實物為主,配合圖片、模型、場景展示,共展出藏品1000多件。該陳列以歷史發展為主線,分為“水土宜瓷、千年窯煙”、“宋元瓷器、嶄露頭角”、“明代白瓷、獨樹一幟”、“清代青花、詩情畫意”、“海絲瓷路、蜚聲宇內”、“民國瓷器、承襲傳統”、“瓷國明珠、百花齊放”等七個單元,展覽充分展示了德化陶瓷生產工藝藝術特色、貿易狀況及其人文內涵。04第四站德化縣順美海絲陶瓷歷史博物館海絲陶瓷歷史博物館是德化首家以海絲為主題的博物館,館內收藏300余件白瓷歷史藏品,通過宋元明清各個歷史時期德化代表性白瓷藏品的集中展示,再現了宋元時期德化白瓷經海上絲綢之路名揚海外的盛景,讓“中國白”帶游客領略千年白瓷文化的魅力。此外,還有一幅長達15米的海絲陶瓷起源圖畫卷,詳細描繪了宋元時期德化制瓷業繁榮發展的景況。05第五站臻峰文創園臻峰陶瓷文化創意園位于潯中鎮世科村,園區擁有陶瓷觀光工廠、大中小學生親泥體驗基地、大師陶瓷藝術精品館、大師創作工作室、陶瓷高校戰略合作實踐基地、特色美食城等,是一個集文化傳承、產學研于一體的陶瓷創意文化綜合園區。其中,藝術精品館收藏百位大師近千件陶瓷精品,作品涵蓋傳統瓷塑、現代雕刻、彩繪裝飾,全面呈現古今陶瓷文化和現代陶瓷大師的精湛雕刻技藝。06第六站宋元德化窯展示館德化瓷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輸出商品,被馬可·波羅盛贊“德化‘制造碗及瓷器,既多且美’。”宋元德化窯展示館,以“發現與發掘”“生產與外銷”“保護與傳承”三大篇章,高度概括了德化窯的歷史源流、瓷窯體系,產品特色、制作工藝、外銷情況、文化價值,展示了德化窯在宋元時期的陶瓷生產工藝、藝術特征、貿易狀況及其人文內涵,闡明了德化窯作為“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出口商品生產的代表性遺產要素,體現其強大的產業能力和輸出能力,以及構架起的對外文化交流傳播和影響。來源:德化縣文旅局(來源:德化縣文旅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