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臺北市立兒童育樂中心落成於日據時代的1934年,當時稱為「兒童游園地」。面積僅為3公頃,并與圓山動物園合并經營。是全臺灣最早的公辦公營兒童樂園。?
1945年,臺灣光復,「兒童游園地」於1946年轉由臺北市政府主管,并與圓山動物園分開經營。?
1958年,「兒童游園地」更名為「中山兒童樂園」。改名後的游樂園不但改由私人承租經營,更增添臺灣首見大型機械游樂設施,并加入兒童用電動汽車器具,因設備新穎少見,「中山兒童樂園」成為臺北市市民或兒童的熱門休閑場所,并與該樂園附近的再春游泳池、圓山動物園合稱圓山地區的著名觀光景點。?
1967年,臺北市改制為院轄市,1968年,「中山兒童樂園」收回公營,并在2年後的1970年,再與圓山動物園合并經營,稱為「圓山動物園附設兒童游樂場」。?
1986年,臺北市立動物園遷址於臺北市木柵,遺留的7公頃空地全數規劃成「圓山動物園附設兒童游樂場」新設園區。因此,園區面積從3公頃擴充至9.8公頃。?
1991年,改建完成後的「圓山動物園附設兒童游樂場」正式更名「臺北市立兒童育樂中心」,并沿用至今。?
2009年,臺北市政府為配合臺北國際花卉博覽會,宣布4月19日兒育中心熄燈,原址改為花博展館,設有「名人館」、「文化館」、「真相館」。5月1日起,借用臺北市立動物園園外服務中心,設立「臺北市立兒童育樂中心文山園區」,繼續營運。
2011年4月25日,花博結束。7月1日,臺北市立兒童育樂中心原本園區重新開放,臺北市立兒童育樂中心再次回到原址營運。
?
臺北市立兒童育樂中心現分三大區塊,分別是:昨日世界、明日世界、游樂世界。?
昨日世界園區為整修自舊圓山動物園舊址,又細分為神話世界區、民俗童玩區、民俗工藝區、民俗文化區、圓山遺址展示區。以3公頃范圍介紹中國古代城墻(原圓山動物園臺灣黑熊展示區)、攻城器具、五行八卦、水濂洞(原圓山動物園猴子展示區)、以及在臺灣歷史上相當重要的圓山遺址。除此之外,還展示各類靜態傳統民俗工藝品。同時也展出過去生活習俗的相關用品。?
明日世界則細分為太空劇場、兒童科學館及親子景園三大部分,其中,太空劇場以放映自然科學3D影片為主(花博展期則改建為花博真相館展出),科學展示館以輔助國小科學教育為主題。親子景園則以身邊事物日常話題為引及主軸,來發展各樓層的主題。如「生活資訊」、「共同環境」與「太空活動」等整體性科學教育展示設施。?
兒童樂園,其游樂設施最多時為14項,現則有包含碰碰車、咖啡杯、舞龍座、龍鳳船、音樂馬車、峽谷列車、摩天輪與輻射飛椅等八項游樂設施。?
游樂世界除大型游樂設備及販賣部外、也設置溜滑梯、小迷宮、休憩區等其他免費公共設施。
參考資料 .tcrc.taipei/MP_104041taipei.network/188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