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這種點心在不同地方有不同名稱。金門人覺得像以前牛車架在牛脖子上的牛軛,所以稱為「牛軛餅」。廈門人覺得像豬的腎臟,而稱為「豬腰餅」(「腎」在閩南語中稱為「腰子」)。泉州人覺得像是拜拜擲的筊,所以稱為「圣杯餅」(閩南發音近「信杯餅」)。不過仔細比較還是可以從外形做區分,泉州的「圣杯餅」體型稍大,中間凹陷的部位比較深。「牛軛餅」外觀雖然與其他糕餅相比顯得簡單,甚至略顯粗糙,但在懷舊風大行其道的現在,反而讓它顯得特別有味道。
「牛軛餅」在金門本是農夫隨身攜帶用來止饑的食物,也是過去孩童解饞的食品,因為原料只使用面粉及蔗糖,采用天然發酵法,發酵時間極長,一般要讓其自行發酵三次,持續時間大約要超過十小時左右,所以面粉的好壞就決定了餅的品質,只有品質最為純凈的面粉才能發酵出兼具Q勁與口感的好餅,蓬松酥脆,嚼勁十足。
中文關鍵字:金門 , 特產 , 牛軛餅 , 面粉 , 腳車餅
參考資料 papilio0204.pixnet.net/blog/post/1465687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