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清代臺灣巡撫劉銘傳興建基隆到新竹的鐵路,在現今的天主堂後方設置了大湖口站,交通便利讓此地商業繁盛。1929年,因湖口地區的坡度太大,火車行駛常常發生事故,所以日本總督府將鐵路北移,移到仁勢、孝勢村地勢較平的一帶。車站遷移後,許多原本設在於大湖口站附近的機關團體,紛紛改在新火車站附近設置據點,因此仁勢、孝勢村一帶,短時間內便成為新興的市鎮中心,而被冠上「新湖口」的名號,和逐漸沒落的「老湖口」,形成強烈對比。
然而,老湖口縱使繁華不再,仍可感受到多元文化的特色。老湖口以「三元宮」為中心,包含「街頭」、「橫街」、「新街」等三條街;三元宮位於湖口鄉湖口老街278號,主祀三官大帝,已有80年的歷史;新街就是常稱的湖口老街;街尾是天主堂,位於湖口鄉湖口老街108號,是一般民眾的休閑場所。
湖口老街乍看之下與三峽老街類似,都是日治時期「大正時代店面街式建筑」。雙層樓店舖,街面設有騎樓,全由紅磚穹拱方式建成,一樓為單拱,有節柱;二樓開窗,以水泥楣飾點綴,屋檐口裝飾著鳳凰、獅身、花卉及神話故事等精致圖案,外墻則刻鏤商店名。此外,和其他老街相比,湖口老街的拱門和騎樓尺寸都比其他地方的老街來得大些,這樣的設計是為了方便貨車搬運。湖口老街在古建筑的保留上相當完整,實屬難得?!?
中文關鍵字:湖口 , 新街 , 三元宮
參考資料 sowhc.sow.org/html/photo/fuko/fuko.htm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