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原為天然湖泊,日治時代,為了發電所需,日人從濁水溪最靠近日月潭的武界處,攔砂截取濁水溪流水,修筑了一條15公里長的地下水道;又於民國23年於其周圍水社、頭社兩地分筑土壩而成水庫,該二壩均為混凝土心墻土壩,主要水源由武界壩所引濁水溪溪水,為一離槽水庫;溢洪道為無閘門控制喇叭口式。
日月潭水庫總容量約1.7億立方公尺,其水量雖來自濁水溪,年平均淤積量卻僅30萬立方公尺,為臺灣地區淤積情形甚輕微者。
水庫的主要功能為發電,又因其風景優美,故具有觀光的價值。
功能一為供應大觀一廠、鉅工兩慣常水力發電廠及大觀二廠(明湖)、明潭抽蓄水力發電廠用水,并配合下游灌溉用水需求調節放水。每日透過臺電抽蓄發電循環使用,一年發電量達五十億度,占臺灣水力發電的56%。
功能二并提供自來水公司作為魚池鄉、日月潭、武登地區民生用水。
功能三日月潭應屬臺灣的水庫湖泊型風景區中最受矚目,以潭中拉魯島為分割,分「日潭」、「月潭」兩部分,其湖光山色早在道光年間便廣受大眾贊揚,區內之風景據點很多,如慈恩塔、玄奘寺、文武廟、孔雀園等,是假日渡假休閑的最佳去處。
惟921地震後光華島、涵碧樓等受損嚴重,觀光業一落千丈,水社壩壩頂路面并有裂隙,所幸并未危及壩體安全。
參考資料 .wra/ct.asp?xItem=19992&ctNode=4538.water.tku.edu/mapdata/%E6%97%A5%E6%9C%88%E6%BD%AD%E6%B0%B4%E5%BA%AB.htm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