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自2000年以來,竹圍漁港逐漸朝觀光休閑漁港發展。港內設有魚貨直銷中心,與基隆市碧砂漁港、臺北縣石門鄉的富基漁港并稱為北臺灣三大漁獲供銷重地。
由臺15線濱海公路進入漁港時,會經過一座彩虹橋,這座單跨度180公尺、高31公尺的紐爾遜(Neilson)鋼拱橋,是竹圍漁港的觀光地標。
歷史:
1952年 桃園縣大園鄉沙侖村地區曾設置曳船道。
1959年 由桃園縣政府及大園等鄉公所籌款興建北防波堤250公尺,水深2公尺。
1962年 由臺灣省政府及農復會(今農委會)分別撥款補助,於1968年完工。
1988年 臺灣中油公司提議與漁業單位共同合作開發竹圍漁港,其中東、西防波堤、內堤等擴建由雙方共同分擔經費,漁港碼頭與泊地則由漁業單位負擔。
1993年 改建完工後,碼頭長度343.5公尺,水深3公尺,泊地1.4公頃。目前已擴建至水深1.5公尺、碼頭長度410公尺之內泊地1.1公頃,及水深3.0公尺、碼頭長度460公尺之外泊地1.4公頃,另有水深4.0公尺、碼頭長度421公尺之臺灣中油公司工作泊地1.3公頃。
中文關鍵字:竹圍 , 漁港 , 桃園縣 , 大園鄉 , 臺15線濱海公路
參考資料 黃厚源。1994。《我家鄉桃園縣》。桃園:桃園縣政府。 桃園縣府入口網。travel-taoyuan.tycg/content/map/map02.aspx?sid=337&tid=188。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