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早期的棒球比賽中,一位投手完投整場比賽是常態,棒球史上知名的偉大投手賽揚(Cy Young)職棒生涯有超過九成的先發場次都是完投,臺灣職棒早年的巨投陳義信,其中職生涯前五年的先發完投場次也高達六成。
近年來投手的分工越來越受重視,終結者在比賽中所扮演的角色也越來越重要。以中華職棒為例,中華職棒史上第一位救援王湯尼(Tony Metoyer),在1990年拿下救援王時僅有9次的救援成功,但之後歷屆的救援王大部分都得有20次以上的救援成功才能夠獲獎。
終結者在近代棒球中越來越受到重視,主要是因為比賽的後段兩隊若比分差距不大,抑或是雙方仍處於平手的場面,若登場的投手壓制力不足,往往會影響比賽的戰果。因此各隊通常都會把牛棚里最好的救援投手擺在比賽的最後段登場,以免戰局因為投手壓制力不足而翻盤。
在美國職棒大聯盟,終結者通常都只負責一局的投球,不過在臺灣目前的職棒比賽中,雖然大部分的球隊同樣會設定牛棚里最強的投手擔任終結者,但經常有讓終結者提早上場的情況,以致於在臺灣職棒擔任終結者的投手,每場比賽常有投球局數超過一局的情況發生。
參考資料 林三豐。2005年11月10日。〈牛棚中的王牌 終結者〉。《職業棒球雜志》,第284期。 .baseball-reference/players/y/youngcy01.shtml.cpbl/Personal_Rec/pbat_personal.aspx?Pno=E017.cpbl/Personal_Rec/pbat_personal.aspx?Pno=B012.cpbl/Personal_Rec/COLRec_Qry1.asp?Qtype=12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