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溫度調節注意事項有哪些,明白這些方面
分類: 孕嬰安全
常識詞典
編輯 : 常識
發布 : 03-29
閱讀 :292
中性溫度其實還是很容易理解的,就是最舒服的環境溫度。對于新生兒來說,在這樣的環境之中成長很有益處,還能有效避免引起更多的疾病,從而惹來不必要的麻煩。下面跟小編一起來看看,中性溫度調節有哪些注意事項? 因為新生兒的體溫調節中樞的功能發育不完善,尚不能隨環境溫度的變化而進行調節,當環境溫度升高時,新生兒的體溫也會升高,因此,夏季出生的新生兒,室溫也應予以控制在20℃-22℃。通常可用空調、電風扇等方法,但應避免將風直吹新生兒,可采用微風吊扇較為適宜。同樣使用空調時,也應定時開窗換氣,以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有利于新生兒呼吸系統的功能發育,保證身體健康。保持室內溫度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空調,可隨需要來調節溫度。也可用暖氣、火爐、取暖器來保持室內一定的溫度,以適宜新生兒的需要。無論采用那種方法取暖,都會使空氣干燥,因此,要保持一定的濕度,一般在50%左右。同時還要每天定時開窗2-3次,以保證室內空氣新鮮,有利于新生兒的健康。新生兒期的適中溫度與新生兒的成熟程度和月齡有關。例如正常新生兒出生后第一天的適中溫度為33℃-35℃,第二天以后逐漸降至22℃-26℃。早產兒的室溫要求比正常兒的要高一些。一般新生兒出生后3-5天才從醫院回到家中,因此這時新生兒房間的溫度保持在20℃-22℃為適宜。室溫過高對新生兒不利,一來可引起新生兒皮膚蒸發大量汗液排出而散熱,呼吸增快,帶走水分,使體內水分不足,血液濃縮,而引起發燒稱脫水熱。如室溫過低,可使新生兒體溫不升,使新生兒皮膚及皮下脂肪變硬,發生新生兒硬腫癥,而影響四肢活動和吸吮。因此,適宜的環境溫度是新生兒保暖的最基本措施。今天小編對中性溫度進行了簡單的介紹,如果還想了解中性溫度相關方面的知識,還請繼續關注我們的網站,希望今天的內容能對您能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