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答案 1:
-結束后很多年,中國-沒有自己的流行音樂,沒有自己的歌手,完全沒有。我們聽-鄧麗君,-劉文正。后來有了自己的歌手,仍然是-鄧麗君。張薔你聽說過嗎?一年多的時間(1986-87),出了27張專輯和合輯,總銷量超過3000萬,《時代周刊》都注意到了這個火爆的-歌手(注意,這里的-不同于今天所說的-,當時的-完全無授權,拿來就唱,粗制濫造)。這就是為什么,崔健1986年《一無所有》那一嗓子,如此令人興奮的原因。從大環境上說,整個中國的創新環境,還處在張薔時代,崔健屬于稀有動物,而且不見得比張薔的商業價值更高。創新工場就像唱片公司,你是該花錢包裝張薔、李薔、王薔呢,還是該去發掘崔健、-、李健呢?這是個非常現實的問題,現有的創新環境有沒有可能出現中國的Y Combinator、中國的Andreessen Horowitz?“你想賣一輩子糖水,還是和我們一起改變世界?”這是喬布斯當年邀請斯卡利加盟蘋果公司時說的話。“每個家庭的每張桌子上都有一臺個人計算機。”這是20歲的比爾·蓋茨的愿景。“整合全球信息,使人人皆可訪問并從中受益。”這是Google向全世界宣布的公司使命。中國有可能出現志在“改變世界”的企業嗎?答案 2:
1。 關于UI4月2號的時候關于點點UI的我寫過一篇博客,表達了我們的想法:jack.diandian/post...UI我們最近一定會改,一定會改!2。模式:tumblr和點點都是lite blog,這個模式來至于美國,我們認可這個方向,這個方向一定不會改,除非失敗。3。市場&運營:我們其實每天都有創新;我們的邀請注冊,我們的公關,我們的-注冊等等;從一開始,我們就有很多創新。4。產品:tumblr用了3年11個月的時間來做產品,我們用了不到3個月,時間給了我們太多的壓力,壓力,壓力。先趕上,然后創新。我們只實現了liteblog的40%的功能;趕上后,請大家拭目以待我們的創新。什么時候趕上?給我們3個月時間;6個月的時間vs47個月的時間,壓力,壓力,壓力。5。技術:完全不一樣,每一行代碼來至于我們工程師之鍵盤。各位的每一個意見和看法,都是激勵著點點團隊和我去正確地探索中國的lite blog之路!一起見證!再次感謝!點點網創始人許朝軍答案 3:
看到這里的一條條答案,盡管我很喜歡點點,但真的很失望。或許我的失望無足輕重,但是,失望就是失望——就像:抄襲就是抄襲,沒什么好說的。在我們的國家對自己的創新能力不夠肯定的時候,能有“創新工場”這樣的事物出現,是一件好事。但或許他們-的人并不把“創新”這個足夠榮耀的詞放在心上?這讓我很難理解。為什么要為這樣一個網站投資?為什么如此明顯的違背創新本意的行徑竟然還可以有如此多的人為其辯護?如果“創新工場”只是個投資者,那么取一個普通點的名字好了,干嘛要叫“創新”?如果說點點并未違背創新的本意,只是在做 UI 的時候虔誠地 copy 了一下。那么我想從一個普通用戶的角度給出我的回答:點點和 Tumblr 的唯一區別在于后者是英文的,點點是中文的。無論是兩者 UI,還是兩者的本質,在我看來沒有任何區別。難道是點點官方博客里那些動人的詞句讓人們堅信這個網站是有其不一樣的“武學基因”的?我是看不出,我覺得任何一個文藝青年都能寫出那樣的動人的話來。而如果“創新工場”僅僅是因為看到了這個網站的發展潛力而去投資它,那么讓我也來說一句比較沖的話吧:去你的創新!真要創新,就給我們一個創新的網站,連 UI 都跟人一模一樣,還在那里說什么自己的內里是創新的、以后的發展軌跡會證明自己是創新的,不覺得寒磣么?就這個問題本身:抱歉,我真的不知道為什么創新工場要投資點點。答案 4:
可能行業有一個誤會:創新工場是出于一些意識形態來做投資的,比如我們必須「創新」,比如我們只做「孵化器」,以及最近的,我們是「山寨工場」。但我作為-人,覺得我們比外界的理解成熟一些,即我們的世界觀和評價標準不是一元論。本來,這世界也沒有絕對的標準。做任何一筆投資,我們都會在內心問自己數百個問題,然后決定是否陪創業者一起走上六到十年。產品形態只是其中一部分需要解答的問題。如果看到對方做 Tumblr 我們就投,未免也太爽快了些。當然,有朋友依然關心我們能否創新。我相信會有的,遲早,中國網民的生活會因為我們投資的一些公司而變得美好。信不信由你。過去一年半里,行業對我們的態度從懷疑、譏笑到一定程度的刮目相看,應該足以證明我們能夠超越常規的評論家的意見,在一年半的積累之后,我很清楚我們可以做得更好。答案 5:
更新:感謝@0065paula 在評論中的提示,她的表述比我之前的回答更平和,因此,我「仿真」她,哈哈,修改如下——把點點稱作「1 比 1 仿真項目」是簡單粗暴的。
創新工場投資點點,是因為他們在「仿真」之外有其他功夫。
這個其他功夫包括不把投資人當傻子,不把用戶當傻子。
所有的武林絕學都不是生造出來的,如果你覺得某個年輕人未來會成為武林宗師,甚至自創一派,那是因為你看到了他骨子里的武學基因,盡管他目前會的都是別人的套路。
所謂的武學基因,這就是各花入各眼了。所有的投資人,尤其是早期投資人,拼的都是看人的能力,這里面既包括一些可以標記的東西(比如領導力、執行力、意志力、對所做事情的理解力、愿景、聰明程度、品格等等),也包括一些難以明確的東西(比如你就喜歡某個人)。
社會化產品,拼的是對用戶社會化行為的理解和研究。換言之,都是包子鋪,包子長得都一樣,但最后活下來的那一家,肯定是因為餡兒好吃,而非造型獨特的包子。
答案 6:
我是外行,但看到這個問題下面的回答,忍不住想表達一下自己的淺見,如果沒有幫助,隨時歡迎折疊。1、都說創新工場是聰明人的聚集地,李開復不是傻子,汪華不是傻子,黃繼新跟張亮也不是。不光不是,據我了解,這是一群對于中國互聯網抱有極大熱情和期望的人,這從張亮的回答里完全可以看得出來。他們相信互聯網會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又怎么可能去投一個完全山寨,沒有自己靈魂的項目?所以我認為這個問題本身,是假設這個“山寨”的命題為正,然后在這個基礎上來對創新工場進行質疑,但是實際上,這個命題有可能是錯的。2、再換個角度來說,在商言商,沒人會拿自己的錢打水漂,尤其這種長期投資,如果不是處于對長遠目標的確信,以及其可預見未來的把握,誰會愿意花上好幾年去投資以及扶持一個毫無前途的事情?當然,在這個未來到來之前,必定會有無數的質疑和猜測,這都是正常的。3、上面提到的“長遠目標的確信,以及其可預見未來的把握”從何而來?首要因素當然是對于創業者以及創業團隊的信任和肯定,這是早期投資人在判斷投資與否最為重要的考量因素,靠譜的事兒都是靠譜的人干出來的,所以不能否認的是創新工場投資點點一定是看重許朝軍以及他的團隊,請參加上面黃繼新對“武學基因”的分析,這里面考量的內容既包括“人”,也包括“人所做的事情”。我想說的是,任何投資都是有風險,一旦確認放手去投,必然是對其有了全方位的了解及大方向上的肯定。4、我不認為早期階段的模仿和借鑒有何不可,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學走路、學寫字,每一個開端都是從模仿開始的,但是有人走的好,有人走資欠佳,有人寫得一手好字,有人的字體拿不出手,這些都是后天自己慢慢形成的。一個項目也是如此,世界上沒有兩片同樣的葉子,做到完全一比一模仿,可能么?也挺難的吧!所以我相信即便早期是以借鑒起步,只要有自己的瓤兒,也一定會在發展過程中走出自己的風格,創新工場應該也是看重點點日后自成一派的潛力才會投。5、如果只是一比一的COPY,那么我想說這項目必死,因為在中國的用戶需求一定不可能等同于國外的。所以就必然需要根據實際用戶需求來不斷的調整和改進,只要你還關注用戶體驗,就不可能完全照搬,否則用戶無法得到他想要的,沒有人關注,沒有人在用,還有什么搞頭?用戶不是傻子,許朝軍也不是,所以只要用戶有需求,許朝軍又真真實實的想做好這個項目,點點網就一定會在發展中不斷優化,形成基于用戶需求的獨特風格。6、對于“創新”的理解,我認為是多元化的,有人可能認為上來就給大家一個震撼,那個叫創新。但是在我看來,你有一個需求被滿足,某一個不順手的地方被改進,這一點一滴都是創新,任何一個項目的發展和成熟都是需要時間的,我們應該給予它更多的寬容和關注,或許在一定時間后,你再來看之前你認為山寨的項目,他已經成長的你都不認識了,當你感受到這種驚喜的時候,誰能說這不是創新?最后我想說,知乎真是一個神奇的東西,我都能答這種題了。。。感謝知乎,吼吼!!答案 7:
看了各位,尤其是創新工場的各位的回答,我覺得,還不如直接承認就是抄了。那樣,至少我還會覺得你們很誠實,現在只能說你們很會詭辯。答案 8:
對創新工場關于“創新”層面的拷問,某種程度上正是體現了這個社會對于創新理解的不成熟。中國社會創新文化的基礎薄弱,是中國互聯網創新瓶頸的根本問題。而一個社會的文化改變,往往不是一句口號就能推動的,也不是一個企業就可以推動的,但多一家推動者,進程就能快一點點。我覺得創新工場去投資初創團隊和產品,并真正輔助他們成長(并且是以市場化和陽光的方式成長),雖然不一定就馬上就能成為偉大創新的發源地,但是這種模式本身還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它通過給探索者更多的“外骨骼”支撐,會讓創新的成本降低,而實踐的效率得到提升。長期來看,真正的創新其實是這種正向的文化,以及信仰這些文化的人身上逐漸成長出來的一種能力。對于具體的產品層面的創新,我相信國內創業者對國外模式的拆解與學習是第一步要做的功課。創新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靈感閃現就能震撼世界的,我們整個互聯網行業對互聯網的基本理解、對產品精神的認知、對先進模式的消化,都是未來創新實踐的基礎。所以片面的、簡單化的去說創新其實沒太大意義。中國互聯網的創新首先需要的就是一群能做出優秀產品、并且做把其運營成主流應用的人,然后這些人還要獲得足夠令人矚目的成功——別管這個產品的模式是不是非要發源與他們——因為只有他們這個群體的大量崛起和獲得成功,這個產業真正的創新文化和能力才會逐漸生長出來。記得看過一個魔術師的傳記,其中有句話印象很深:每個人都會在魔術師告訴他其魔術的秘密后感嘆“變魔術原來就這么簡單啊”。其實,那一點也不簡單。創新也是這樣。答案 9:
@許朝軍 /******************************************************/1。 關于UI4月2號的時候關于點點UI的我寫過一篇博客,表達了我們的想法:jack.diandian/post...">jack.diandian/post...UI我們最近一定會改,一定會改!2。模式:tumblr和點點都是lite blog,這個模式來至于美國,我們認可這個方向,這個方向一定不會改,除非失敗。3。市場&運營:我們其實每天都有創新;我們的邀請注冊,我們的公關,我們的-注冊等等;從一開始,我們就有很多創新。4。產品:tumblr用了3年11個月的時間來做產品,我們用了不到3個月,時間給了我們太多的壓力,壓力,壓力。先趕上,然后創新。我們只實現了liteblog的40%的功能;趕上后,請大家拭目以待我們的創新。什么時候趕上?給我們3個月時間;6個月的時間vs47個月的時間,壓力,壓力,壓力。5。技術:完全不一樣,每一行代碼來至于我們工程師之鍵盤。/*****************************************************/1。 關于UI就算4月2號你寫過一篇文章能怎樣? UI變一下 就不是抄襲了?2。.模式:tumblr 在美國是不是lite blog 的始祖 我不知道, 但是你也承認了,認可這個模式, 然后去山寨一下,抄襲。3。市場&運營: 是不是連你們公關部人數 跟 tumblr 公司的 人數不一樣 都算創新? ? 是, 你們有創新, 你們的創新在哪里? 去公關各大媒體? 還是公關投資人?4。產品: 時間方面你也好意思說? 你知道人家從無到有創新出一個產品 有多少問題么, 你們抄襲那么點時間 然后上線 也好意思說出口?? 噢。 小時候 上學學的不錯, 中國的衛星上天時 比美國的 衛星 沉好幾倍呢, 但是落后 多久?5。技術: 是不是人家把源碼開源,你直接架一個才叫抄襲?? 懂互聯網的都知道,代碼不值錢, 值錢的是產品, 這幾也好意思說出來?6。. @創新工場 說你們是抄襲工廠,一點也不為過! 但是國情在這里擺著,也不能怪你們, 在Z.G想創新? 斷了這個念頭吧.7。. 我無意批評 點點, 我也是點點的 用戶,并且在用戶體驗上 也提了不少問題(但是沒人理睬), 祝愿偉大-de in c-ina 的產品一個個都挺好吧. 點點..寬途...推他...and so on.........答案 10:
張亮和繼新已經說了很多了。首先借鑒是有意義的,其次我們投的美國沒有同類模式的公司沒人關注,大家還是比較喜歡關注熱點。其實有些領域我們甚至比美國早。比如手機社會化圖片,我們比instagram早半年。其實,討論這個沒有意義。我們的投資都是根據對中國用戶,市場,產業鏈的發展預測來的,在我們預測將來對用戶有價值的領域,如果沒有現有模式,就去創造,如果有過去或國外的現有模式,就吸收。創新本質是滿足用戶需求的手段答案 11:
1比1仿真,從哪里看出來的?一個故事: 徐復觀初見熊十力, 徐復觀問:該讀什么書? 熊十力答:王夫之《讀通鑒論》。 徐說:已讀。 熊說:你沒讀懂,再讀。 一段時間后,徐復觀再見熊十力。 徐說:已讀完《讀通鑒論》。 熊問:有何心得? 徐說:好多地方寫得不好。 熊怒斥徐:你這個東西,怎么會讀得進去書!任何書都有好的地方,也有壞的地方。你為何不先看好的地方,卻專門去挑壞的;這樣讀書就是讀了百部千部,也不會受到書的什么益處。 后來徐復觀回憶:此乃起死回生的一罵。 楊絳說: 我們讀書,總是從一本書的最高境界來欣賞和品評。 王小峰說: 在一個人人都是評論家的時代,人們往往為了挑骨頭而忘記吃雞蛋。 我說: 一句“批判的看”不知貽誤了多少人,不是說批判不對,而是我們批判的同時完全忘記了欣賞。 豆瓣看來的。答案 12:
拖工場后腿了,很慚愧啊,不過,關于這個問題,還是插兩句吧:是完全的Copy么?不是,并且,隨著用戶的增長,產品的差異肯定會越來越大
1:1么? NO!,目前來說,也就0.4:1吧,學習的路還很長,讓我們選擇把點點打碎重做呢?還是做一個對用戶、對市場有價值的產品呢?我選擇后者
目前在我的硬盤上還保留著上線前的35版設計,是的,對產品的偏執使我們做出了最為難的決定,Copy,但是至少,受益的是用戶
我們已經和國內某設計公司開始合作,屆時,不僅是UI上,在體驗上都會更貼近國內的市場,敬請各位期待
答案 13:
樓上的大道理談了很多很多,我不知道高仿是正確還是錯誤,也不想逐條講道理,咱們還是說點實操的東西。我只知道我們的設計師對于我們競爭對手的網站和店鋪快速抄襲我們的設計和圖片的能力非常的憤怒,逐漸變成徹底speec-less。這一點早年淘寶賣成衣的估計都碰到過。雖然我們現在不做這個行業,但是這種抄襲的風氣一直在泛濫中。讓人頭疼不已。而且是-裸的幾乎不修改的抄襲。所以,想想吧,如果我是Tumblr的Founder和Designer,而且我是中國運營的話,我得多么憤怒啊。想想人人當初搞開心的時候開心是多么憤怒的心情啊。現在跨國了,這是好像就無所謂了?w-at a joke!有人說領先者只要一直前進就沒什么可怕的。可是憑什么我們花幾萬請的設計師,別人找個幾千的人抄過去,然后就殺低價同時拿-拼銷售額,搶我們的市場份額呢。坦白說,我們很愿意一直保持改善,一直創新。可是這好像不等于,我們的競爭對手肆無忌憚的抄襲就是正確的吧。而且,原本是門檻的東西,現在消失了。只會扼殺某些人才和行業。軟件、文學、音樂的-已經扼殺了這些行業的從業者;每一個鼓勵-的行業最終都會這樣。只要未來10年中國仍然鼓勵互聯網產品-,鼓勵UI-,鼓勵各種網站界面和創意的-,那么對于產品經理,UED設計行業的從業人員就是一個扼殺。就好像廣告行業如果肆無忌憚的鼓勵創意copy, 那么就很難涌現很多好的廣告創意和優秀的策劃人。看著copycat行為不斷的摧毀一個又一個職業,一個又一個行業,真的很想咆哮啊,有木有!答案 14:
我認為,創新工場投資點點網沒有錯,錯的是它叫“創新”工場。加上“創新”二字,不管承不承認,相比起一般的IT公司、孵化器,“創新”工場會吸引到更多的人才,特別是在校生。不記得在哪里看到過,程序員其實并不是那么在意薪資的多少,而是更在意自己做的事情有沒有意思。如果你所在的公司或者所做的項目頂上“創新”二字,即使做著copy的事情,即使薪資比Google、摩根差一截,很多人的幸福感也會提升很多。但是“創新”工場只是一家企業而已,企業的目標就是要盈利,而copy又是最穩妥的盈利方法。美國的互聯網需求和服務走在世界的前端,這就注定了其他正在向美國互聯網需求和服務看齊的地區邁出的第一步很可能是借鑒或山寨;10多年來,中國的互聯網成長也印證著這一點。現在美國網民的需求催生了Tumblr,某一天中國網民的需求也會讓點點網繁榮起來,現在正是搶占山頭的重要時刻。有這么好的機會,創新工場為什么要拱手讓人呢?我也不知道為什么點點網的UI易稿30多次后會選擇和Tumblr一樣。但是從戰略的角度來講,模仿第一名總是最穩妥的方式之一。如果第一名做的已經很好了,你又沒有找到更好更合適的方案,加上沒有法律上的風險,沒有道德上的壓力,為什么不暫時copy第一名呢?先動起來,然后再根據反饋不斷調整,這才是最快搶占山頭的方案。況且對于廣大的網民來說,他們并不用知道Tumblr,更不用在意點點網和Tumblr的異同,只要能滿足他們的需求就行。在中國,不要輕易強調自己在創新。向偉大的公司致敬,也請找到合適的方式。答案 15:
點點登錄首頁,除了看上去像tumblr,交互或細節完全不是一個級別,就像那種電阻屏山寨愛瘋四一樣答案 16:
我也說幾句不好聽的話,當然和點點無關。我喜歡點點,因為上面聚集了一些也喜歡這種網站形態的人,當然在點點上的很多人的網路行為,跟tumblr上很多人一樣,但積極性少了很多。1、拿到投資的公司不少,但也有很多不成功的公司。2、沒拿到投資的成功的也不少。3、很多人做短平快的創業產品,其目的就是為了賣掉。如果一旦賣不掉,就自己關掉,再抄一個,再賣。4、在國內,不管你是怎樣的創業投資者,都得面對門戶們的copy能力對自己所投創業公司的壓力。5、點點也好,創新工場所投其他產品也好,現在還處于培育市場的階段,門戶巨頭們的-,才是最可怕的。6、不要怕小公司的“虔誠”的copy,要擔心大巨頭-的絕別人后路的copy行為。要擔心-和盛大等的“創新”,而不要擔心創新工場沒創新。7、小創業公司確實很難找到商業模式,這是大家挑項目最大的問題。不是你有人用就有商業價值的。不是你有投資就有商業價值的。8、巨頭們壓制創新,就跟有錢公司搞一大堆專利一樣,就是為牽制對手。如果小創業公司經營不善,還有最后一點價值,賣掉是一種機會。如果不賣,巨頭就會捏死你。9、創業的方向,想要成功,還是要找到有社會化-性方向,等巨頭開始做么過勁來之前,能快速做大。如果不能快速做大,就很危險。10、向facebook學習。以快制勝。11、個人認為創新工場的投資,更多是一種人品標簽的效應。似乎創新工場投資就100%成功的意思。現在的創新工場,更多是人才工場,資本工場。羅列一堆聰明的人,有想法的人,創新有無,倒在其次。答案 17:
1、抄了就是抄了,要敢于承認。2、承認了大家還會覺得你是在借鑒,肯定會有自己新的東西在里面3、可你自己偏要辯解說是在借鑒并且是在迫不得已的借鑒,因為本來你們想自己做的,結果做出來發現和人家的相去甚遠,所以就直接借鑒了。4、其實說抄是有點不留情面,甚至粗暴些。中國互聯網公司抄的還少嗎?但是如果將Tumblr和點點對照下,我還真沒發現第二家公司能向點點這樣幾乎完全借鑒的。答案 18:
為什么創新工場就不可以做1比1仿真的事情呢?創新的反義詞是不創新,是沒有新意,是守舊,是平庸。1比1仿真講的是抄襲,是剽竊,它的反義詞是原創。原創與創新其實是兩件事情。兩者之間的聯系在于原創的內容不一定稱得上創新,而抄襲的內容則很難讓人覺得是創新。可惜卻看到不少人把這兩個概念混淆(也許是無意的),拿創新比較困難這個共識來為抄襲做無罪辯護。說起抄襲,印象最深刻的是高中的時候把習題本借給一個基本不學習的哥們兒抄,按理說抄個答案就可以了,可是他卻把空白處打草稿畫的圖也一并抄上去了,而且位置大小都不帶變。我當時一看就樂了,這么個玩法老師一眼不就看出來你這是抄的了么。后來想想他也是無奈,因為不怎么學習,所以根本分不清哪些是草稿,哪些是答案。話說回來,我很喜歡z-i-u,因為上面有不少有價值的信息。可是剛開始用的時候,非常不理解z-i-u的界面為什么這樣設計,至少我自己用起來很不習慣(比如頂部的輸入框中寫著“搜索話題、問題或人”而右側的按鈕卻是“添加問題”)。直到有一天聽說了quora注冊了一個賬號上去一看才恍然大悟,哦,原來z-i-u是quora的中文換色版。后來我在想為什么quora就可以這樣設計用戶不會迷糊,得出的答案是可能quora這么做只是follow了國外用戶已有的習慣。比如StackOverflow的答案列表區域和quora的就很像,左邊都有上下兩個箭頭用來-,對于國外用戶而言一看到這個就知道是-。而在國內用戶看來,可能第一反應會是,這兩個上下箭頭的按鈕,是用來翻頁的吧?畢竟國內網站用這種設計的不多。雖然我覺得抄襲的行為應該被鄙視,但我并不反對z-i-u做問答社區,diandian做輕博客。也不會說因為z-i-u做了問答社區,diandian做了輕博客就是山寨了quora和tumblr。在同一個方向同一個領域內做同類型的產品并不構成山寨和被山寨的關系,就好像不會有人說Android山寨了iP-one,也不會有人說iWork山寨了Office。大家只是競爭關系而已。但是,如果不假思索的將別人的decision拿來使用,就構成了抄襲。在我看來,這么做之所以不道德是因為要想得到正確的decision是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很多汗水的。答案往往并不唯一,將別人的decision直接拿來使用,是將競爭對手思考探索很久之后才得到的成果直接拿來變成自己的競爭力,這比偷竊還要不能讓人容忍。第一次看diandian的時候覺得diandian的界面設計的很精致,還跟周圍的朋友們都推薦了一番,以為diandian的設計師還是挺有品味的。可是后來發現,原來就是tumblr的設計。一種被欺騙的感覺讓我對diandian團隊的尊敬立刻消失。我愿意相信每一個開發每一個設計每一個產品都愿意做出真正屬于自己的,與眾不同的好作品,而不是沿著別人的路去走。可是似乎資本并不這樣思考。曾經有人說資本最愛的就是把一個成熟的事情直接照搬過來中國。這是很容易理解的,投資的目的就是拿錢來生錢,沒有什么比一個穩妥的錢生錢方案更吸引人的了。只不過做什么事情都是有代價的,抄襲在國外也許會有打官司的風險,在-這樣一個知識產權保護不完善的地方,需要背負的可能就是一個罵名。如果創新工場能夠支持原創而非抄襲/借鑒,那么他會得到很多人的尊敬。如果做不到完全原創,其實問題也不大。沒有了尊敬,也不會因此處于競爭劣勢,因為其他人也沒有做到。但是如果既不能原創,又不愿承認有過抄襲,將失去的恐怕就不僅僅是額外的尊敬了。答案 19:
簡單對比:Meizu的M8功能上模仿iP-one,但UI卻花很大精力調整做出了特色,這比簡單粗暴地抄襲Tumblr UI的點點網更值得尊敬。答案 20:
其實國內確實挺需要點點 知乎這樣的項目的,挺好,挺看好,也必須做,用戶也需要!大家也習慣了這種“學習”和local化 ,問題出出就出在創新工場四個字兒,就好比有個年輕-談理想抱負,大談改變社會,結果一畢業第一個鉆進了公務員隊伍,必然遭人鄙視。 本身考公務員沒啥不好,社會之大同主流。人們也都習慣了,只是何必喊那個口號呢,讓我覺得沒勁了至于為創新工場辯護說,他們投的是未來的產品軌跡,還是UI之外的東西,各種說各種辯護。我相信一定程度上都有,做出來再說吧,有沒有創新,有沒有價值,未來自然會評判。眼下這個時間點,就是個抄襲,這里都是圈里人,各種解釋很沒意思。抄就是抄了~沒啥不好,先抄了,擺正心態,再做更好么!更符合中國用戶的,挺好!到時,即使你叫“無創新工場”人家都要跟你急另外:作為做產品的人,做技術的人,我覺得點點的UI,這種程度的模仿,不道歉也總該致謝吧,大家內心一些些底線總有吧,雖然不觸法,也不想到道德層面,只是作為同行,對業界同行的勞動一些基本尊重吧?這個是對自己的尊重!答案 21:
其實本來啥都不想講,從點點出現的時候,我就一反常態的什么都沒說。即使一眼就能看出來點點是在模仿誰。可能是第一眼有眼緣的緣故,也有可能是隨著在國內見到太多國外網站的模仿者,已然見怪不怪了。很多國內的網民還沒來得及接觸tumblr.,(后半句大家都懂),所以對于輕博客這個東西覺得只不過是個噱頭,在他們的眼中,現在的世界還是非黑即白的只有博客和微博。所以剛開始點點在內測的時候,很多人來了又去。留下來并且活躍的用戶雖然沒有很多,卻也在慢慢的積累。這里我說的積累,一方面是內容的積累,另一方面是氛圍的積累。慢慢的,點點上有一些拿的出手能吸引人的內容了;慢慢的,點點上也能感受到一些不同于微博和博客的氛圍了。這一點點,不只是點點的團隊能感受到,早期留下來的用戶也感同身受。所以,事實證明,我一開始沒有吐槽是對的。雖然,這一方面取決于我比原來成熟比原來穩重了(這句,你們可以盡情的吐槽= =),另一方面也要感謝點點沒有讓我失望。好了,其實上面都是軟文,接下來才是正文。點點-注冊開始之后,用戶如潮水般涌入,一個原因是李開復老同學的推薦,一個原因也是之前讓沒有邀請碼的同學憋的太久了,所以一開閘,就大量放水了。這個時候,有幾個主流的聲音:哇!好多用戶啊,博客的關注量猛增啊,太爽了!
擦= =怎么服務器受不了了?這樣也敢-注冊啊!
咦?到底怎么用呢,這個東西跟微博有什么差異呢?
其實,這些都是正常的聲音,是一個產品應有的質疑,不滿或者肯定。不過這些聲音的主-多數是不明情況的圍觀群眾,他們即使在抱怨之后仍然抱有一種新鮮感,依然會躍躍欲試的想要嘗試這么一個產品。當然,在這些主流聲音之余,有些業內人士,或者網絡積極分子(比較高端的網民,知道墻外世界風景如何的用戶),提出了質疑——“這……這跟tumblr.長這么像!又一個山寨啊!”。這當然沒錯,拋開一切看本質,點點就是一個山寨貨。但是,山寨這個詞到底是什么概念?沒有人愿意做一個山寨貨。但是做一個山寨貨就是錯的嗎?其實說白了,山寨貨只不過是個市場的遲到者。并不是一個有道德偏差的產品。可是接下來大家的聲音就變了,隨著一些人不屑的說”又是個抄襲的產品“,新一輪針對點點針對創新工廠的聲討浪潮鋪天蓋地而來,許多單純的不明真相群眾跟著這種聲音也開始對點點報以不屑的態度。于是點點-之間成為了眾矢之的。就像上面說的,說點點是個山寨貨本沒有錯,但是如果說這是個抄襲的產品,說點點沒有創新,說話的人會不會有點底氣不足呢?什么是創新,就像黃繼新說的那個比喻,一個武功大家,也是從照搬前輩劍譜起家的,而且還是原原本本的照搬,你為什么不把他一棒子打死呢?何況你憑什么說點點是原搬照抄呢,你在說這話的時候是不是也只不過斜眼不屑的瞄了一眼點點的UI就開口了呢?你有沒有沉淀下來用一用這個你不屑的產品呢?如果沒有,那你有資格說這話嗎?國內很多網絡產品,都是市場的遲到者,他們并不是一個很好的創意的提出者,但卻能利用這個創意在中國的市場上獲得自己的成功,因為他們總是會根據不同的市場進行重新的定位和設計。淘寶是這樣,人人是這樣,微博是這樣,點點也是這樣。這一點,就是他們的創新。這個世界的最開始,是只有一家汽車制造商的,是只有一家電腦生產商的,也是只有一家tumblr.的,然后開始有了好多好多的汽車制造商,于是汽車走進千家萬戶;然后后來有了好多好多的電腦生產商,于是電腦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奢侈品,人們因此得福;然后有了不止一家輕博客,有了點點,于是中國網民多了一個不錯的選擇。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你在享受廣闊的市場時,也要知道會有許許多多的追隨者想要分一杯羹;作為一個市場的遲到者,模仿是一件靠譜的事情,但不代表這個產品就沒有創新。不要用自己莫名其妙的自信和自以為是的道德感來定位他人,反正你們吐槽也只是慣性看不慣而已。p.s.其實可能點點成為眾矢之的的最直接原因就是這個坑爹的UI吧。這個好解決。p.s.2其實被人噴說明有人氣(這是我個人理解),所以也沒什么。p.s.3其實這篇文章沒什么營養,只是我看別人吐槽看的很想吐槽而已。答案 22:
創新工廠叫這個名字的意義是,讓我們看到李開復叫了這個名字但是完全不創新,覺得這個國家更加灰暗了。這有兩個好處:1、本來想出去但是猶豫的兄弟們可能毅然決然的決定出去了。2、本來就有些責任感的兄弟們一想,連標榜創新的李開復都不創新,那我們來創新吧,讓創新工廠這個名字變成笑話吧。10年后大家一回首,發現移動互聯網最火的幾年,有無數創新,但是沒有一個出自創新工廠,這多好玩啊。答案 23:
換個角度,以我有限的認知,覺得是“創新”工場的名字沒有取好1.要么名字不要體現強烈的價值觀,取一個無關痛癢的名字,在沒有明確提出你的價值觀之前,你都可以輕松的作任何法律范圍之內的行為。2.如果體現了價值觀,那么這個價值觀就會代替你的所有其他聲稱的價值觀,就一定要堅持,甚至貌似愚蠢的堅持,比如不作惡退出中國。認知存在于大眾心里,不在于任何邏輯當中,抄UI不是創新---> 創新工場不創新---->這幫人在說謊,這個根本是一個下意識推導行為,理由都是后面找的。答案 24:
蘋果公司賣的不是蘋果,所以,創新工廠并不創新一點都不奇怪。答案 25:
1、具體到問題本身的那個案例上——個人態度是:抄UI,管你怎么說這是借鑒,都是抄。2、抄的風險低,或說抄了是為用戶,這是2,不是1。3、互聯網圈產品抄UI(換核心),和游戲圈產品抄代碼(直接換皮),相通的都是2,跟1無關。4、任何解釋都可以歸結到:我是天命之人,我代表用戶需求來抄襲,我和原作者不一樣,所以不一樣。5、有這個空解釋,不如直接回頭知恥而后勇。6、當事人最好的回答貌似是“寧為循吏,不做孤臣”,李彥宏也是這么說的。答案 26:
純粹的去講投資,點點和知乎都屬于非常正常的投資項目,投資講究的就是投資回報,這無可厚非,大家在此爭論的焦點其實不是投資的項目本身,而是創新工場標榜的核心價值觀“天使投資 + 創新產品構建”。我相信任何人來到點點都能判斷出點點是否與Tumblr存在區別,我們是無法再次發明汽車,所以我們已無法再次創造Tumblr。但個人并不贊同創新工程幾位領袖的在此偷換創新概念,當然這也許出于你們的職業習慣。改UI或者換成中國程序員寫代碼,這不是創新,這是本地化包裝。沒有人去否認點點的好,因為他確實是很不錯的產品,大家現在爭執的焦點是這個產品是怎么來的?點點肯定不是許朝軍坐在馬桶憋了三天蹦出來的。所以有些事情承認總比掩飾強,許朝軍也沒過分掩飾,這挺好的,但是各位創新領袖一咋呼,似乎有些狡辯之嫌,因為你們很在乎點點模仿Tumblr是用“借鑒”形容好,還是“-”形容好。你們如此盡力維護“創興工場”的初衷可以理解,但是也得顧及我們普通網民的感受。當然,放眼中國,沒有幾家互聯網公司敢說自己是中國原創,中國本地創新得來的,所以大家把點點拿出來數落,就是因為穿衣服的流氓調侃下-衣服的流氓,因為-也要分三六九等,恨就恨在,點點太著急,出門之前沒打扮,露餡太嚴重。答案 27:
其實創新往往是骨子里的事情,而不是浮在表面的事情。這個過程外人是無法理解的,也無法看透的。例如twitter和新浪微博,-微博。同樣都是copy,卻copy出了不同的產品。同樣,點點的出發跟Tumblr很像。但我相信2年的堅持,你會看到完全不同的產品軌跡。就好像武林高手同出少林,但5年的-過程你會發現,大家都有區別。所以我相信創新工廠投資的項目,更多還是要看3,5年后項目的軌跡。我相信這才是真正的創新,是融入很多幫助和想法的創新。答案 28:
投資公司,商人矣,低價買高價賣。創新與否很他們沒半毛錢關系答案 29:
創新與否,關鍵要看不同的地方,而不能只看相同的地方。>人們開了幾百年的火鍋店,然后張勇開了個海底撈,海底撈算不算創新?
E-il做了這么多年了,然后谷歌做了個G-il,G-il算不算創新?
微軟拼音用了幾十年的,馬占凱做了個-輸入法,-輸入法算不算創新?
IE發明這么多年了,谷歌做了個C-rome,C-rome算不算創新?
Myspace做了半年了,然后馬克做了個facebook,facebook算不算創新?
諾基亞做手機這么久了,蘋果做了個ip-one,ip-one算不算創新?
ICQ做了N年,然后-做了個-,-算不算創新?
下一篇:想學CG,有哪些不錯的數位板推薦?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Creative Commons 里的 Commons 是什么意思?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