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答案 1:
1、量詞比較豐富的現象并非漢語所獨有。這其實是東亞這邊大部分語言(漢語、藏緬語族(但其中的藏、景頗語支量詞略欠發達)、侗臺語族、苗瑤語族、南亞語系等等)的共同特征。ps:度量衡意義上的量詞在一般語言里都有;這里說的東亞量詞比較豐富,主要是指非度量衡意義上的量詞比較豐富。2、量詞在東亞這邊的語言里往往是起到”類別詞“的功用的,即并不是僅僅用來表示單位的。即,其實這是對名詞(甚或是動作)進行語義上分類的一種構詞法觀念。同時,量詞往往還兼帶定指代詞的功能(在某些語言和某些漢語方言里這種功能甚至非常明顯)。3、印歐語和東亞這邊的語言的語法觀念是很不一樣的,大致上東亞這邊的語言的構詞法、句法都是比較側重于語義層面的。用量詞對事物(甚或動作)進行語義上的分類,也是東亞這套語法思路里的一環。其實用價值,自然是有助于讓被其修飾的詞匯的意義變得更明確更清晰。尤其是在口語里,東亞這邊的語言現狀是”同音字“較多(在由早前的詞綴構詞為主往現在的雙字構詞為主過渡的整體上的大背景下),量詞有助于提示被其修飾的名詞的語義(因為量詞往往展現的是事物的形狀上的類別特征;在口語里聽到了關于類別的關鍵詞提示,就可以讓聽者迅速縮小搜尋詞匯的范圍)。答案 2:
應邀1.量詞不是從來就有的。據統計,甲骨文中的量詞不超過10個,金文中有40多個,西漢時有60多個,魏晉南北朝時期有200多個,而現代漢語則有500多個。2.多樣的量詞可能與漢語失去屈折變化,越來越分析化和孤立化有關。3.量詞的來源很復雜,不同類型的量詞產生與發展的歷史是不相同的。呂叔湘《現代漢語八百詞》(商務印書館2007,頁14)把量詞分為9 個小類:①個體量詞;②集合量詞;③部分量詞;④容器量詞;⑤臨時量詞;⑥度量量詞;⑦自主量詞;⑧動量詞;⑨復合量詞。參見:近三十年中古漢語量詞研究述評zndxsk.cn/upfile...答案 3:
我覺得,這是某個地域范圍內、某(些)個-的語言習慣長期積累產生的現象。就像在日語中,以疊詞方式構成的擬聲擬態詞特別多,詞匯豐富曖昧如中文,都很難將它們一一翻譯過來(即使用很累贅的文本,都很難描述清楚)。關于在傳達信息中的實際意義,我也傾向于用“情感”的方式來看待。針對一種信息,有越豐富的描述方式,就有可能在其中傳達出種類也越豐富的情感。原諒我語庫貧乏再次用日語做例子:其豐富的擬聲擬態詞里傳達出的豐富而曖昧的多種情感,就特別美妙動人。關于其他語言如何“應對”,我想,這之中不可能找出一種完美的“應對”來——這正好解釋了,不同語言之間,是很難“精準”地互譯的。另外,也不必強求完美的“應對”,每種語言都有自身的個性,欣賞她們的個性就好 : )答案 4:
如此巨量的量詞對交流有實際的意義嗎?如果有,無量詞的語言又如何應對? 1.漢語中的量詞能天然區分實詞的類別,使語言交流由繁而簡,幫助人更精確地理解所交流的內容。比如只說“一件”就排除了動物、植物……“一輛”則限定了語言內容為車類或與其相關聯的事物。 2.漢語中的量詞能使交流的內容更形象。如一串牛丸、一片草地、一方木頭…… 3.漢語中的量詞在造句中起著決定意義的重要作用,甚至還具有感-彩。如一個人、一群人、一堆人…… 4.漢語中的量詞用法豐富,不單是與數詞的結合。例如與其他詞的組合還可形成另外特色的詞匯:車輛、紙張、書本……再如批次、一件件一樁樁…… 5.…… 語言是經過無數時間的使用形成的,符合使用此語言人群的諸多習慣,漢語人群無量詞會很別扭,無量詞語言人群有量詞也很別扭,所以不存在“應對”之說。答案 5:
與佛教有關,佛經當中有相當多的量詞。隨著佛教在封建社會的傳承,佛經中的詞語也融入到生活之中!答案 6:
我覺得漢語就是沒進化好的語言,請原諒我的偏激下一篇:Midori Traveler's Notebook 是如何打造成中高端記事本品牌的?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在胸前局部-對心臟有沒有影響?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