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答案 1:
有沒有一部電影讓你情有獨鐘,但奇怪的是影院不上映,報紙也不報道,你的朋友更是連那個-女主角的名字都沒聽過。終于有一次,你發現電影-上一筆帶過的提及了這部電影,在另一部電視劇里發現你最愛的女主角在片中跑龍套,后來終于在豆瓣中找到了這部電影的小組,相見恨晚啊!所有這一切,你注意到,但是很少被別人注意到的信息,都是證實偏見(confir-tion bias)在作祟。考-的時候,發現街上所有的車都在違章;失戀的時候,聽到的每首歌都那么心碎。證實偏見就是你腦中的-,留下你認為正確的,剩下的統統扔進垃圾桶,順之者昌,逆之者亡。每個人腦中都有一個綠壩,電視上的磚家叫獸們夸夸其談,如果誰的綠壩設置和你相同,你就覺得這專家是真有水平;如果講的是你不認同的觀點,那么這家伙就是狗屁不通。我們看專家學者的講座不是為了得到新的信息或科學的結論,而僅僅是為了尋找認同感。觀察一下你豆瓣上的好友,他們“想讀的書”一欄,基本都是符合他們興趣和觀點的書,很少有人想看那些挑戰他們既有觀念的作品。而現在,你在果殼網找到了一群和你一樣的Geek,所以留了下來。2008年美國總統競選期間,網站 orgnet 上,Valdis Kerbs 對亞馬遜網圖書銷售的數據進行了分析。支持-當選總統的選民在亞馬遜上購買了更多的正面描寫-先生的書,而不喜歡-的人則是那些批評-的書的主要買家。就像對待磚家叫獸的態度一樣,人們也更愿意買符合自己的觀點的書。Kerbs通過對證實偏見多年的研究發現,人們都希望確信自己對世界的認識是正確的,因此會主動的尋找那些和自己所見略同的觀點,不符合自己認識的觀點則被視作洪水猛獸,避之不及。半個世紀的研究表明,證實偏見是影響我們大腦做出正確判斷的主要因素。記者們由于心中存在一些先入為主的觀念,報道新聞時總會出現一些偏向性;科學家們為了證明自己的理論,而會刻意的回避相反方向的研究。證實偏見讓我們對事物的認知出現偏差,也讓陰謀論者有了市場。如果你認為人類根本沒有上過月球,你可以找到許許多多支持這一觀點的證據。證實偏見也影響了人類順利地溝通和交流。國家與國家之間,組織與組織之間,個人與個人之間的分歧和爭端,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各異的證實偏見所造成的。1979年,明尼蘇達州大學的Mark Snyder和Nancy Cantor進行了一項研究,他們找來一幫人,給他們讀一本書,內容是一個叫Jane的女人在一周內的生活。Jane是研究人員虛構出的一個人物,在書中的一周里,Jane時而外向,時而內向。幾天后,參與者讀完了關于Jane的書,研究人員將其分為兩組,其中A組被問Jane是否可以做一名圖書館管理員?而B組則需要對Jane是否適合當一名房地產經紀人給出判斷。A組的參與者回憶,Jane是一名很安靜的女孩,正好適合圖書館管理員這種工作;而B組的參與者則記得Jane的性格很外向,做房地產經紀人是再適合不過了。隨后,研究人員又問兩組參與者Jane是否還適合其他的工作?A、B兩組的參與者均給出否定的答案。這個研究表明,即使是你的記憶,也會被大腦的證實偏見所左右。我們的大腦同樣會選擇性的留下符合我們既有觀點的記憶,而忘掉那些與違背我們自有觀點的事情。俄亥俄州立大學在2009年的一項研究表明,當人們看到那些契合他們既有觀點的文章時,會花比其他文章多36%的時間來閱讀。人們以往只能在茫茫書海中尋找那些滿足自己興趣的讀物,現在有了google,人們可以更加樂此不疲地在網上尋找信息認同自己千奇百怪的惡趣味。如果搜索結果不是我們想要的,我們馬上會搜尋下一條信息,直至找到那些與自己臭味相投的人。慢慢的,我們從書籍、報紙、-、電視中不斷地尋找自己認同的觀點,然后不斷對自己產生認同,我們對生活的自信就建立于證實偏見給我們帶來的認同感。當然人們所認為正確的事情,即使能找到再多支持觀點,也不一定就是正確的。科學發展的歷史表明,當科學研究的方向離原有想法越遠時,離真相就越近。人們對事物的認知、觀念也是這樣。以上全文引用自果殼網 guokr...下一篇:電子商務做得比較成功的會員體系有哪些?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新知我可以提問不?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