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上海世博會世界氣象館的主題:
主題:“為了人民的平安和福祉”。 噴霧:這個命名為“云中水滴”的展館外觀采用亮白色膜結構,形如云狀,膜布上均勻布滿噴霧點。當噴霧全部開啟時,整個展館宛若一朵漂浮在霧氣中若隱若現的白云。 節能:該建筑設計充分融入了節能減排的理念,建筑采用的鋼結構和膜結構材料可全部回收再利用,外層膜結構和霧狀噴泉設計可以起到降溫、節能、環保的作用,堪稱“會呼吸的皮膚”。 主線:該展館內部以“云中漫步”概念為主線,進入世界氣象館,參觀者仿佛搭乘“穿云飛船”置身于云層中,一路漫步“氣候變化云廊”,領略“云頂觀象”奇觀,觀測“小球大世界”實時變化、體驗“世博氣象臺”科技實力,展望“未來之家”的優質氣象服務。上海世博會世界氣象館的方案:
大體:在這個被稱作“云中水滴”的氣象館中,將講述“氣象、城市、人”的故事,觀眾可乘上模擬的熱氣球體驗“云中漫步”。 設計構思:氣象館的展示內容與建筑物外觀進行一體化設計,以達到最充分的體現自建館特色和優勢。 整體設計:在整體建筑設計上將充分考慮到節能減排,氣象館的建筑將是一個“會呼吸的皮膚”,即以人的“皮膚”來比喻“墻體外層”,使整體建筑不僅能防風、防雨,世界氣象館;而且還要能透氣,使用節能的方式,降低空調使用率,使展館成為一座會呼吸的建筑。 造型構思:從氣象概念出發,以“云”為構思的基本出發點。以四個大小各異、方向不同的白色的扁圓球體相結合,形成的組合體從各個角度看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一朵云。 外形構思:亮白色的膜結構造整個建筑外形,簡單輕便,節省材料,符合臨時建筑定位,又有展覽建筑需要的亮麗外觀,膜布上均勻布滿點,當噴霧都開啟時候,整個建筑呈現一團云霧的效果。 咖啡廳:東北部設咖啡廳,咖啡廳外膜采用透明膜,讓咖啡廳可以直接借“特鋼大舞臺”等景觀,且不會引進過多的太陽輻射。 平面布局:展館南側作為觀展人流主入口,設室外、室內等候區。北側作為貨運出入口,兼作VIP出入口。 場地周邊為淺水池布滿,建筑“漂浮”在水池中央,3個出入口各有一條道路。門口到用地邊界為順滑坡道連接,滿足無障礙通道的要求。 設計理念:將以樹立世界氣象組織、中國氣象局致力于提高氣象防災能力和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努力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的能力和貢獻為主要形象的展覽主線,用展館主題“為了人民的平安和福祉”來契合2010年上海世博會“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 展覽內容:從等候區進入入口通道,由坡道上二樓,通過“氣候變化長廊”,體驗球幕4D電影,“小球大世界”、“全球綜合觀測系統演示”、“氣象衛星模型展示”等展項,進入一層的“世博氣象臺”,一樓展廳的西北方向為出口方向,為“未來氣象與生活”展示區,這是最后一個展示內容。補充
上海世博會世界氣象館的亮點:
4D影院:影院將拍攝以展示世界氣象科技創新,為人民的福祉和社會進步服務,為大力提升公共氣象服務水平和氣象防災減災能力,為現代城市氣象業務發展為主形象的4D影片,通過三維立體的圖像加上真實的動感以及“風雨雷電”的體驗來增加趣味性。 世博氣象臺:這個氣象臺是世界氣象組織的“多災種早期預警系統”示范項目成果的應用,參觀者可以親身體會這種“多災種早期預警理念”將給城市防災減災帶來新的促進,因為它不僅是一個生動的展品,更將在世博期間真正業務化運轉,現場為世博會提供及時、精細的氣象預報和服務。 氣候變化長廊:將以“全球氣候變化與城市的責任”為主線,參觀者可以詳細了解到全球氣候變化給城市、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巨大影響和危害,通過模擬未來氣候變化可能導致的災難,給參觀者以心靈的震撼。從而向參觀者推薦和倡導一種健康綠色的城市生活方式,呼吁參觀者從身邊小事做起,節能減排,共同應對氣候變化。 提示如果陽光高度角恰好小于42度,氣象館噴霧后游客就可以在世博園區內欣賞到“霧中彩虹”。 世界氣象館是世博會歷史上出現的首個獨立氣象展館,總建筑面積為1230平方米,與聯合國館為鄰。 2010年上海世博會開幕后,觀眾進入氣象館,兩個“云寶寶”將帶領參觀者搭乘模擬的熱氣球,領略“云中水滴”的神奇之旅,飽覽全世界“云海的氣象奇觀”。 觀展完畢,游人可以選擇靠右的出口通道出館,或者往左進入咖啡廳休息,或者購買紀念品,咖啡廳可直接出館。 相關視頻世界氣象館:下一篇:上海世博會石油館的主題和方案是什么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上海世博會的會徽、吉祥物和特許商品是什么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