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關于神舟七號的資料
神舟七號發射時間:2008年9月25日21時10分04秒
神舟七號運載火箭:長征二號F
神舟七號關注點: 我國航天員首次太空行走
神舟七號航天員:將搭載3名,其中1名將出艙行走。現“3+3”乘組人員已確定。沒有女航天員。
神舟七號首次實現中國人在太空行走。
中國第一個實現太空行走的人是翟志剛。
神七航天員肩負三大任務
神舟七號第一大任務是實施中國首次出艙活動。出艙活動包括兩個部分:出艙取回放置在軌道艙壁上的實驗材料和出艙行走。這期間,航天員不僅要正確操作飛船氣閘艙和艙外航天服,還要經受空間運動病高發期的考驗。
神舟七號第二大任務是完成包括回收固體潤滑材料、釋放伴飛衛星等在內的科學實驗。這是繼神六之后第二次有人參與的空間科學實驗。
神舟七號第三大任務是滿負荷、全方位考核載人航天工程總體及各大系統。張建啟說,3名航天員上天,不僅是數量的增加,更是質的飛躍,因為神舟飛船本身就是按照最多三名乘員的方案來進行設計的。環境控制、生命保障等各系統能否經受住滿負荷的考核,這是一個比較大的風險。
神七太空行走4個階段8個關節點
關節點一:穿衣,即首次在太空中穿上艙外航天服。
關節點二:在軌訓練。穿上艙外服后,航天員進行移動和各種模擬操作,以體驗失重狀態下移動和操作的特點
關節點三:搬家。神舟七號的軌道艙既是航天員的生活艙,又是航天員出艙活動的“過渡”地帶即氣閘艙。
關節點四:泄壓。航天員再次穿上艙外服后,需要檢查服裝和艙對接系統的狀態及氣密性。
關節點五:開門。軌道艙氣壓降至兩千帕左右,就可以開門了,航天員進入第三階段——出艙活動。
關節點六:出艙取實驗材料。頭先腳后,是航天員出艙的“標準動作”。
關節點七:太空行走。實驗材料遞入艙內后,出艙航天員將沿著軌道艙壁行走。
關節點八:返回。與出艙相反,航天員在進入軌道艙時,采用腳先頭后的姿勢。>>>
下一篇:面對劫機行為,到底應該不應該奮勇抵抗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盤點十位自殺的韓國藝人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