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管新路戲,重唱工,故事出自《封神演義》,與正史中的「飛熊入夢」一典。北管藝師邱火榮手抄本中,將全劇劃分六場,第一場自周文王夜夢飛熊入帳,散宜生上梅花殿為其解夢,告知應往西北方郊外求賢。第二場由小花武吉上場敘述曾在渭水河邊遇老道,見其臉上有殺氣,敎回生過度之法;在第三場不小心卻擋周文王道,引出渭水河畔的奇緣,因而奉命向前開道引路。第四場則為大花姜子牙以五句唱詞報家門。第五場與第六場是本劇的中心,周文王遇在渭水河畔垂釣的姜子牙,進而拜姜為相,父子為其拖輦八百單八步,姜占卜周朝江山八百單八年的過程?!稇蚩肌穼⒅譃槲鍒觯毶俦惫軇”局薪友赖某?,其他情節皆雷同。崑劇中亦有此戲碼。
其板式安排為「二黃平」、「二黃原板」,至飛熊入夢時轉為反調式以「反二黃倒板」、「反二黃緊板」,夢醒時又回正調上的「二黃倒板」、「二黃緊板」、「二黃平」、「二黃頭板」、「二黃原板」、「二黃原板」,在拖輦時因情緒起伏強烈,故轉為西皮腔體,以示激昂「西皮倒板」、「西皮原板」、轉「西皮雙板」結束全劇。
參考資料
邱火榮 ,北管手抄本《南詞天官》,未出版。約2004年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系授課內容。 許仲琳(明)《封神演義》,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王大錯、鈍根、燧和 《戲考》,臺北:里仁出版社,1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