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在各地流傳的唱本歌冊,故事情節多大同小異,在臺灣歌冊的部分,共分五集:配夫、思君、送寒友、過峽、升天。這是西元1936年臺灣的丘壽根據敕桃仙《孟姜女哭倒萬里長城歌》又編出一套全本的孟姜女歌仔冊。經由王順隆教授的分析,其情節雖大都和廈門歌冊相同,但仍有幾個相異的部分。
故事內容根據廈門歌冊的情節來看,為武州孟家莊的姜女思嫁,到城隍廟許愿盼能找到如意郎君,在六月時,姜女到園內洗浴,遇到杞郎,兩人遂成親結為夫婦。不料此時蒙恬清點工人,不見杞郎,因此派兵捉拿杞郎,杞郎在長城被斬,葬於長城內,其靈魂變成鶯哥,并向姜女報說身亡,憂心的姜女做了衣服要送給夫君,經歷千辛萬苦,遇到各種危險又蒙神明指點而平安到達,并由太白金星化作的白鶴引她到長城,發現杞郎已死的姜女又遍尋不著杞郎屍骨,過於傷悲而哭倒了長城數百里,幸好杞郎顯靈,將三十六骨化為一堆,姜女滴血覓得後即用衫裙包骨,引魂而去,不料卻被蒙恬抓到宮中,秦王看上姜女容貌并要娶她為后,姜女只好向秦王要求興建杞梁廟并殺蒙恬,之後蒙恬被破腹斬首以祭杞郎,杞郎神魂則化作祥云來迎接姜女,秦王見她升天,一急竟不小心落入東海成為一頭春牛。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