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臺灣電影戲劇史》是從事臺灣影劇工作者必讀的巨著。全書共50萬余言,插圖627幅,共計612頁,21篇。首篇為「臺灣電影史」,占156頁,次為在臺灣能夠看得到的各種劇藝55種,搜羅有關影劇藝界人士約3,000多位。內容始自明末到約西元1960 年代以前,架構分為「臺灣電影史」、「臺灣播音劇簡史」、「臺灣戲曲發展史」、「臺灣南管戲略史」、「臺灣平劇史」、「臺灣車鼓戲史」、「臺灣歌仔戲史」、「臺灣連鎖劇簡史」、「臺灣戲劇的女優團演變史」、「臺灣新劇發展史」、「臺灣布袋戲史」、「臺灣皮猴戲史」、「臺灣傀儡戲史」、「臺灣腹語術的偶人戲簡史」、「臺灣光復後由大陸來臺灣的各地各類戲曲史」、「臺灣近年來由各國來臺灣演出的劇藝簡史」、「臺灣省文化工作隊簡史」、「臺灣省地方戲劇協進會史」。及附錄5篇,為呂訴上先生的個人看法,可分為「著者的照相帖選」、「臺語片的我見」、「臺灣演戲改革論」、「臺灣歌仔戲的改良我見」、「著者簡歷表」。內容涵蓋極廣包含電影,地方戲劇,傳統音樂,電影配樂,臺灣近代文化史,臺灣電影史,臺灣戲劇史,臺灣傳統戲曲等。目前多數戲劇及電影相關的書籍及文獻中,皆有引用本書之史料,尤其是研究臺灣的電影發展史,因早期的電影史料匱乏,凡是涉及日據時期的電影論述,多半以本書做為藍本而加以引用轉述。
在臺灣念過戲劇或電影的學生,幾乎都讀過《臺灣電影戲劇史》這部專業巨著,但一般社會大眾好像對這部影響臺灣戲劇史甚鉅的專書不甚熟悉,連許多劇場、電影從業人員也不一定知道這部《臺灣電影戲劇史》何以傳奇地出版并流傳後代,如同臺灣社會文化的轉變歷程,臺灣戲劇發展從日治時期開始新劇、文化劇、皇民劇、小劇場,一路到今天現代、後現代、超現實或表現主義,脈絡鮮明一脈相承,如何有系統性地結集、保存、記錄臺灣戲劇工作者的相關文獻資料,是這本書給予我們的另一個重要啟示。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