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10月22日,臺灣臺北市松山區~)當代中型室內劇場。臺北市社會教育館(簡稱社教館)附設的演藝廳。1976年臺北市政府決定在五號公園預定地興建社教館館舍(含行政大樓與演藝廳),1979年3月破土興建,1983年6月落成,10月22日正式啟用。原屬教育部,1999年臺北市文化局成立後,改隸文化局。演藝廳原名?臺北市立社教館文化活動中心?,但市民通稱它為「社教館」,2002年封館整修,2003年重新開館,改名「城市舞臺」。城市舞臺是鏡框式舞臺,舞臺地面由9塊升降臺板構成,所以整個舞臺可以降至與觀眾席一樣高。觀眾席分為三層,一樓576席、二樓217席、三樓209席,一、二樓後方均設有身障席,共計1002個座位,屬於中型場地。觀眾席與舞臺區的縱深接近1:1,所以場內聲音反射較快,殘響不太長,而且又是鏡框式舞臺,因此特別適合戲劇、戲曲與現代音樂的演出。入口處增設透明電梯,既服務年長觀眾,也成為視覺焦點;全面更新觀眾席座椅并調整間距、增加中央走道,便於進出;增設「城市舞臺藝文沙龍」(由法藍瓷公司經營),提供餐飲服務與清談空間;提升志工人數與素質,增強服務。
1983年社教館正式啟用到1987年中正文化中心(兩廳院)落成之前,社教館是臺北市最現代化的表演場地,由於當時室內中大型場地的缺乏,曾有許多紅極一時的電視綜藝節目在此錄影,如「飛上彩虹」(鳳飛飛主持)、「黃金拍檔」(倪敏然等主持)等。但1996年社教館訂定「場地使用管理辦法」時明訂:「節目內容應以表演藝術為主,不得用以辦理電影放映、集會、典禮、頒獎、演講、晚會及其他類似形態之活動」,從此社教館成為表演藝術的專屬場地。2003年3月整修完成後,更成為專業的綜合型劇場,適合戲劇、戲曲與舞蹈表演。
中文關鍵字:社教館 , 臺北市文化局 , 劇場 , 戲曲
英文關鍵字Taipei Cultural Center
參考資料
臺北市立社會教育館。http://.tmseh.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