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漫畫是一種藝術形式,是用簡單而夸張的手法來描繪生活或時事的圖畫。一般運用變形、比擬、象征、暗示、影射的方法,構成幽默詼諧的畫面或畫面組,以取得諷刺或歌頌的效果。
1、簡介漫畫作為獨特的藝術門類,深受世界人民的喜愛,人們把漫畫稱之為沒有國界的世界語,并被西方藝術評論家們譽為“第九藝術”,漫畫藝術被提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土耳其是現代漫畫起步較早的國家之一,他們也把漫畫升格為與其它繪畫藝術同屬于美術范疇,和繪畫、雕塑、版畫、攝影、建筑并稱為當代藝術六大門類,漫畫藝術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它凝聚著人類文明的精華,正是這些深厚的文化積淀作為養料,使漫畫發揮出強大的藝術生命力。
2、起源發展漫畫朔本求源,漫畫自誕生那天起,就標志著它高貴的藝術血統,據史料記載,早在十五世紀的歐洲一些夸張變形人物形象就出現在繪畫作品中。有史可查的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畫家達·芬奇和英國產業革命時期的畫家威廉·賀加斯在他們的素描稿和油畫中頻頻出現一些夸張變形人物造型,尤其是賀加斯的代表作《打瞌睡的教友》、《時髦婚姻》、《性格與漫畫》等,標志著近代西洋漫畫的形成。而有"現代漫畫之父"之稱托馬斯·羅蘭森。他雖然受到賀加斯很大影響,但在人物造型上以及立意上更具有現代意識的漫畫特征,奠定了現代西方漫畫的風格。
也許是漫畫的夸張變形特征,以及指桑罵槐的隱喻性,在它萌芽期就成為教派之間斗爭中血不見刃的利器。隨著資產階級的興起,它又承擔起政治派別斗爭的重要任務。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諷刺漫畫已不能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漫畫逐漸向多元化拓展。雖然20世紀以來漫畫家繼續用其犀利的畫筆針砭時弊,不過隨著個性化社會的到來,隨著人們越來越關注于自身生活和感覺的體驗,曾經是政治斗爭工具的漫畫,發展成為具有人性化特征的幽默畫,更加貼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同時漫畫不斷派生出不同風格和內涵的漫畫藝術作品,使漫畫贏得更大的發展空間。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當提及現代漫畫的時候,在很大程度上所指的不僅僅是政治諷刺的漫畫了。從歷史的角度來分析,應該說諷刺漫畫是當代漫畫發展的鼻祖。十七世紀的歐洲,在英國產業革命的背景下,一批優秀漫畫家筑起了英國現代漫畫的黃金時代,誕生了大諷刺漫畫家威廉·賀加斯。到了十九世紀后半葉,歐洲一些大都市紛紛創刊漫畫雜志,漫畫家之間的交流日漸頻繁,他們用諷刺幽默的畫筆描繪都市生活以及為市民宣泄心中的情緒,深得人們的喜愛。1841年英國倫敦《笨拙》(Punch)諷刺雜志創刊,在十九世紀的歐洲掀起了批判風潮,而這股風潮迅速席卷了整個世界,中國、日本也感染了這股熱潮。由于漫畫受西方人道主義思想和人文、科學精神的影響,以人為本、關注人性。為了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各種類型的漫畫如雨后春筍破土而出,這個時期出現了幽默漫畫、多格漫畫、長篇連環漫畫等等。而漫畫的成功商業運作,當數二十世紀的日本和美國,漫畫已成為這兩個國家的支柱產業。他們把十九世紀一只獨秀的漫畫開山鼻祖英國遠遠地拋再了后面,并開創現代漫畫的新紀元。
漫畫早在新石器時代,人類用圖畫表達自己的情緒、愿望以及對生活的記錄,所以繪畫成為記載人類發展最基本手段。這個時期繪制的人物具有了漫畫的原始雛形,但并不具備漫畫的功能,所謂的漫畫是現代人賦予它特有的精神元素。
什么是漫畫?在字典上,無法為所認知的漫畫找到一個確切的解釋。不同的社會背景、政治背景以及不同民族賦予它不同的定義,但是有一點是基本相同的:漫畫是笑的藝術。然而,如果僅僅把漫畫理解成笑的藝術,顯然是片面和膚淺的。其實,這種笑的藝術已涵蓋了一切美的形態。有人曾把漫畫比喻成繪畫、哲學和文學的集合體、混血兒,它既有繪畫特征又具有哲學和文學理念,是涉及繪畫、哲學和文學的“邊緣”藝術。這種解釋雖有些調侃之意,但道出了漫畫藝術的基本特性,單從這一點來講,漫畫有別與其他的門類的繪畫藝術。
縱觀漫畫歷史的發展軌跡,無論是大到政治題材的諷刺漫畫抑或小到生活題材幽默漫畫,它們都具有令人發笑、深思和啟智的功能。從而總結出,大凡漫畫都具有引人開懷;發人深思;啟人心智的三大特質,這三大特質就是漫畫的基本特征。什么是漫畫的屬性?漫畫是視覺藝術,與其它繪畫有著同樣的共性,然而,它又不完全等同于其它繪畫,它與其它繪畫的根本區別在于對事物提出看法并加以評論,同時還具有幽默的特性。所以諷刺和幽默構成了漫畫最基本的屬性,漫畫藝術就是諷刺和幽默的藝術,也是逆向思維藝術。
4、中國漫畫國畫漫畫
水墨漫畫,即構思上具有漫畫的特點,題材廣泛,或諷刺或贊美,但表現手法上運用中國傳統水墨畫技巧,兼具其雅致。較之一般的漫畫,水墨漫畫更具有觀賞價值。它的出現擴展了漫畫的表現、觀賞領域與品種。中國的水墨漫畫也涌現了很多優秀作者,如豐子愷、華君武、黃永玉、韓羽、方成、王成喜、梅湘涵、畢克官、徐鵬飛、蔣文兵、何韋、常鐵鈞、徐進、白善誠等人,同時也涌現了許多優秀作品。
清末民初
清朝末年至民國初年,“漫畫”的名稱還未被正式使用,多數仍被稱為“諷喻畫”、“寓意畫”等,但這并不影響漫畫的迅速發展和壯大。《俄事警聞》、《時事畫報》等漫畫報刊作為這些漫畫的“根據地”,從揭露列強的侵略行徑到抨擊清政府的賣國;從諷刺官場的虛偽腐敗到針對民間的封建迷信,都有優秀的作品予以體現。如《時局全圖》、《看盡世人夢未醒》等漫畫便直指問題關鍵,一針見血地揭露了列強瓜分中國的野心。
五四時期
五四運動中出現一些革命群眾繪制的漫畫傳單,如《全國同志莫被日奴恥笑》、《他肯為國受苦,我們應如何?》等,具有極大的鼓動性。漫畫家的作品,有《工學商打倒曹、陸、章》(沈泊塵)、《民氣一致之效果》(馬星弛)等。但杜宇的《國恥畫譜》是中國最早的漫畫家的個人畫集。1918年沈泊塵創辦的《上海潑克》,是中國最早的專門漫畫刊物,其中的《雖不中亦不遠矣》一畫歌頌了俄國十月革命。魯迅于五四運動前夕在《新青年》上已經提出諷刺畫應針砭社會的錮疾,指出確當的方向,引導社會等立論鮮明的漫畫理論。
解放戰爭
解放區的漫畫作為一種藝術武器,發揮出強大的戰斗威力,緊密地配合了人民解放戰爭的傳大進程。同時,在漫畫的民族化、大眾化方面進行了可貴的探索。華君武是解放區有突出成就的政治諷刺畫家,主要作品有《磨好刀再殺》、《在反革命的后臺》等。重要作家作品還有蔡若虹的《苦從何來》、張仃的《城頭變幻大王旗》等。國統區的漫畫配合了反內戰、反饑餓、反迫害的民主運動。米谷是頗有代表性的政治諷刺畫家,主要作品有《蔣小二過年》等。沈同衡領導的漫畫工學團與學生運動相結合,在上海巡回展出《春夢圖》、《送葬曲》。張樂平的《三毛流浪記》有著廣泛的社會影響。丁聰的《現實圖》也是此時期的重要作品。在各地的群眾愛國運動中,特別是學生運動中,出現了一批很有戰斗性的漫畫宣傳品。
建國以后
20世紀50年代初期漫畫創作出現新的高潮,漫畫在反美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反映人民內部矛盾的漫畫迅速興起。1950年創刊的《漫畫》月刊(米谷主編)歷時10年,對提高漫畫的思想和藝術水平,培養青年漫畫作者,做出了貢獻。著名漫畫家華君武歷任《人民日報》美術組組長、文藝部主任,1953年后兼管全國美協工作。20世紀50年代起,活躍在這一時期的中國漫畫家有:華君武、方成、米谷、廖冰兄、丁聰、張樂平、王成喜、英韜、江有生、李濱聲、朱宣咸、江帆、韋啟美、詹同、畢克官等。60年代后期開始的“文化大革命”中,不少漫畫作者遭受迫害和批判。1976年后,漫畫在粉碎四人幫的斗爭中發揮了戰斗作用并得到迅速發展。此后出現漫畫創作的新局面。內部諷刺漫畫對社會上的不正之風和人民內部的錯誤思想進行了揭露和批評。幽默漫畫、科學漫畫等受到人們的歡迎。1979年《人民日報》漫畫增刊《諷刺與幽默》創刊,各地的漫畫報刊也相繼問世。漫畫學會、研究會等也在各地紛紛成立。1982年舉辦漫畫展覽。1984年漫畫作為一個獨立的畫種參加第6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漫畫理論研究的重要成果,有《漫畫漫談》(沈同衡》、《我怎樣想和怎樣畫漫畫》(華君武)、《幽默·諷刺·漫畫》(方成)等。1986年中國美術家協會漫畫藝術委員會成立。廣大專業和業余漫畫作者正在為繁榮發展中國漫畫藝術做出新的貢獻。
21世紀
21世紀的中國漫畫主要流傳于網絡,由于21世紀的漫畫人才短缺和一些錯綜復雜的原因,中國漫畫正處在瓶頸期。21世紀的中國漫畫主要為仿日式漫畫的風格,這也說明中國漫畫正在艱難的探索,但是今天,仍然有非常不錯的漫畫,包括敖幼祥的《烏龍院》、夏達的《子不語》、《長歌行》貓小樂的《貓三狗四》、牛媛的《水晶蝦達人修煉漫記》、炎龍紫緒的《推理少年艾斯》豬樂桃的《我家住在西雙版納》、《豬仔仔的時光機》、等。總有一天,中國漫畫會復興。
5、美學價值漫畫漫畫從單一的政治諷刺畫發展成幽默漫畫及多元漫畫,豐富了漫畫藝術表現形式和審美情趣。漫畫不僅僅有自己獨特的藝術特征,同時包含喜劇特征,從而標志著漫畫藝術具有美的形態和審美價值。
談到漫畫藝術的審美價值,首先要了解它的美學特征。漫畫藝術不同于其它繪畫藝術,與其它繪畫藝術相比,有其獨特藝術特質和美學特征。在內容和形式上漫畫的內涵和外延遠遠大于其它繪畫藝術,它取材極為廣泛,從宏觀世界到微觀世界;從具像到抽象;從形態到意識都可以通過漫畫來表現。在材料使用上,它不受繪畫品種的限制,例如油畫、雕塑、版畫、國畫等等,一切繪畫手段均為它所用,從而豐富漫畫藝術的表現形式。
因此漫畫藝術無論內容和形式都具有審美情趣和審美價值,另外,由于多元漫畫的產生,更加豐富了漫畫藝術的表現形式,他們在精神內核上有別于諷刺漫畫和幽默漫畫的創作規律,是一種新型的藝術表達形式,如冷幽默漫畫中的黑色幽默、荒誕漫畫、前衛漫畫,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在國內剛剛萌芽的先鋒漫畫藝術,它們在形態上不是人們理解的傳統漫畫風格,在內容上更注重從本我的精神世界里發掘出更為個性化和深度的精神內核。
漫畫漫畫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存在,首先必須具有審美價值。漫畫藝術的審美價值主要表現在思維美學形態和視覺美學形態兩個方面,二者之間是不可分割的,他們相互依存,相互聯系,構成了漫畫藝術美的基本形態。
思維美學形態
任何一類藝術是通過人的思維活動來完成的,漫畫藝術也不例外。漫畫通過夸張變形,詼諧幽默和荒誕不經等手段,表達事物的精神實質,并向人們傳遞文學和哲學理念。欣賞者通過思維活動對這種不協調和出乎意料的狀態下,產生審美的愉悅和快感,并形成了審美情趣。漫畫既是諷刺與幽默的藝術,也是悖繆和逆向思維的藝術,漫畫最大的藝術特點是,它以丑的形態開始,卻已獲得美的愉悅結束,因此也有人稱漫畫為審丑藝術。眾所周知,美與丑是相對立的,但是他們又可以互為轉化。生活中的丑和藝術中的丑是不同的概念和本質上的區別。在現實生活中,邪惡的思想和丑陋的行為總是隱藏在美的形態中,俗話稱之為: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當丑暴露無遺時,人們就會對其美麗的外表產生厭惡之感,因此美轉化為丑。反之,藝術的丑是藝術家通過對事物主體進行藝術加工和刻畫,以丑的形態出現,人們對這種丑的形態加以分析和判斷,通過對丑的否定而達到對美的肯定,因此,產生漫畫藝術的審美情趣。無論現實生活中的丑還是藝術中的丑,雖然他們的外部形態并沒有發生變化,但他們卻在人們的觀念中發生了質的變化,美的轉化為丑的,丑的卻變成美的,這種美與丑的轉變便是人們的思維過程的變化。這是思維美學形態產生了審美價值。
視覺美學形態
眾所周知,漫畫又是視覺藝術,它囊括了一切繪畫表現手段,通過對漫畫作品的描繪,對漫畫主題起到了渲染和烘托作用,使漫畫主題思想深化。
兩種類型尤為突出:一類注重構思,把繪畫手段當作表達思想的載體,姑且稱其為“點子派”;一類是注重漫畫的視覺藝術效果,通過細膩的刻畫來烘托漫畫的主題思想,這種類型的漫畫稱之為“技法派”。無論點子派還是技法派,他們只是側重于不同形式的表達方法,最終還是服務于漫畫主體。對于漫畫的表現形式,基本上可以概括為兩大類:其一,突出構思、概括性強、畫面簡潔的簡筆畫;其二,注重藝術、敘事性強、刻畫入微的繁畫。前者在作品中更多的體現作者敏捷的思維和哲學的理念,通過簡潔的畫面表達出明確的主題和豐富的思想內涵;后者通過細致入微的描繪強化了視覺藝術效果,藝術含量高,體現了作者的思想睿智和扎實繪畫功底,營造一種非現實的虛擬場景,引起人們的欣賞趣味,并從中體會作品的主題和思想內涵。雖然二者的表現形式不同,但其結果卻是殊途同歸。最終目的是達到漫畫特有的功能。如果從審美價值的角度進行分析,無論是簡筆漫畫還是繁筆漫畫,二者對漫畫藝術都是具有價值和意義的。人們通過一簡一繁的藝術表現形式,分別傳達不同的視覺享受,賦予作品深刻內涵和審美價值并產生審美的快感。形式和內容其實是一種互動和辨證的關系。高度概括的漫畫通過輕快靈動的線條表達深入、嚴謹的漫畫語言,而細膩的筆法描繪漫畫虛幻表達輕快、美感的漫畫語言,并且,還可以領略到漫畫藝術作品與人格對應,與自然對應的形而上意味。
綜上所述,現代漫畫藝術形成了多元共存的格局,客觀地說,表現形式不局限于上面談到的二種類型,它可以運用現代美術的一切手段,也可以運用裝置藝術、行為藝術等等。但是,如果從審美價值的角度說,任何形式的表現手法,都離不開高度概括的和細致描繪的二大類型,對于漫畫藝術都是具有價值和意義的。在當代藝術領域中,真正懂得漫畫藝術內涵的人并不多,相反的,很多人囿于偏見或一知半解,將漫畫藝術簡單化并錯誤地理解成為“小兒科”、逗笑藝術。如果進一步聯系當前的現實,漫畫藝術精神的現實針對性就更清楚了。
其實漫畫藝術的真正內涵是文學的、哲學的理念,科學的世界觀和人文主義思想的藝術,它的核心法則是合乎自然,合乎人性。因此,從這個意義上理解,漫畫藝術具有革命性的意義,因此更具有現實的審美價值。漫畫是永恒的藝術。
6、漫畫家傳統漫畫家
傳統漫畫家以專門繪制傳統漫畫為主。由于傳統漫畫繪制簡單,所以繪之的人很多。但不能把所有繪制過傳統漫畫的人都稱為傳統漫畫家,因為其中不少人不過是因為一時興起才創作的。只有一生從事傳統漫畫創作工作的人方能稱為“傳統漫畫家”。但因傳統漫畫的商業性不強,畫家本身很難從中獲得太多利潤,故無法保證生活的需要。加上傳統漫畫業日漸衰落,真正符合傳統漫畫家標準的人非常有限。然而正因這些經濟收入微薄的人,仍然堅持創作,傳統漫畫藝術才能得以發揚。
現代漫畫家
現代漫畫家以專門繪制現代漫畫為主。雖然現代漫畫在繪畫質量和內容取材方面要求比較高,但在其漫畫產業的帶動下,漫畫家的收入有很好的保證,因此不斷有人投入到這其中來。其中,把創作現代漫畫作為主要收入來源的漫畫家稱為職業漫畫家,把創作現代漫畫作為兼職或業余愛好和興趣的漫畫家稱為業余漫畫家。由于漫畫產業的完善,這兩類漫畫家均能受到同等的待遇,因此也保證了現代漫畫的創作人員不會枯竭。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文化創意產業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而動漫產業,作為其中的一支生力軍更是被世界各國所關注,可以說,它是繼影視產業之后的又一新生力量。
日本是當今世界上的動漫王國,不論是內容本身還是外在機制方面都已經發展得相當成熟。而國產動漫與日本動漫相比還有很多不足之處,中國動漫和日本相比,主要有這么幾點差距:
缺少原創的動漫品牌美國有米老鼠、唐老鴨,日本的原創動漫品牌更多,鐵臂阿童木、柯南等等,而中國的動漫品牌大多屬傳統文化里的角色,具有創新性的形象品牌卻沒有,同時即使是經典的形象也無法推陳出新,導致幾十年不變而讓人失去興趣。原創始終是動漫產業的關鍵。
動畫與漫畫的脫節
動漫,從字面上理解就是動畫與漫畫的相互合作、共同發展,這是個不能分隔的產業體。然而我國動漫產業發展中,漫畫的創作與動畫繪制環節關聯度不高,使得漫畫和動畫各自發展脫節。這不利于動漫產業的輻射性,也不利于周邊衍生產品的發展,限制了我國動漫產業的發展。
動漫產業鏈斷裂
在國外,動漫的產業鏈是循環而完整的,但在中國,很少有人能正確認識和利用產業鏈,企業往往重視短期回報,忽視對動漫產業的長期投資和培育,這導致我國動漫產業的發展后勁不足,產業鏈在發展空間上斷裂。一般說來動漫產業的真正效益是來源于后期的衍生品收入,我國動漫的資金循環無法跟上產業發展要求,這影響了其發展。
動漫受眾面狹窄
這一點很明顯也很突出,是我們必須改變的一點。首先我們應該認識到,動漫不是兒童的代名詞,動漫的目的也不單純是教育,其首要目的應該是娛樂。動漫產品功能的單一化限制了我國動漫受眾的范圍。同時,動漫題材陳舊,往往從古代歷史中取材卻忽略了成年人對文化的時代性、娛樂性、創新性的更高要求。這些將成年人排除在了動漫圈之外,而實際上,成年人才是動漫市場消費的大動力。
人才缺乏
動漫人才要有創新精神,對藝術的靈感和技術上的成熟。但是在我國,真正有創新精神的動漫人才很少,抄襲日式動漫成風,動漫電腦制作水平也不高,因此無法制作出精美的動漫產品,自然也就落后于日美的動漫。
外在支持
政府扶持政府應該成立專門管理動漫的部門。另外建立動漫分級制度也是有必要的,這有點類似于電影分級,這對于節目內容分層與受眾定位都有好處,也可以進一步提升動漫在人們心中的形象,改變以往的動畫片是小孩子看的傳統觀念。
其次,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我國的盜版太過泛濫,以至于阻斷了動漫產業鏈,使得最能獲利的衍生品一環出現很多問題。政府必須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創造一個自由、健康的動漫創作環境。尤其是中央政府應該重視知識產權保護,盡快出臺相關政策和法律法規來完善制度,使得動漫的原創性得以保證。
人才培養在培養人才方面,雖然我國對動漫人才的培養花了很大的工夫,但是前段時間的新聞就反映出,十大難找工作的專業之一就是動漫專業。巨大的市場、大量動漫專業的畢業生、動漫人才緊缺這三大矛盾是值得重視的。我國對動漫人才培養的方式應該改變和完善,專業高校一對百的教學方式無法讓學生獨特的個性和潛力被發掘出來;注重理論知識的講述,缺乏實際經驗。還有就是很多動漫人才都隱藏在人群中并不為人所知,其實是缺少一個施展才華的平臺。多辦一些專業水準的動漫大賽對于發掘人才是個很大的幫助。
自身創新的加強
鼓勵原創品牌動漫發展一定要鼓勵原創。任何事物的發展,模仿都是初級階段,在模仿之后就是自我的創新與突破。現在我們總是在模仿日式動漫,但是一味地模仿只會被認為沒有才華,拾人牙慧,這對于動漫產業的發展是不利的。我們應該開拓思維,進行品牌的創新與培養。通常經營一個品牌需要長期的資金投入和反復宣傳,一個經典的形象需要時間的積累,一般通過以下幾個階段:提出創新理念進行創作――確立目標受眾群――品牌展示宣傳――衍生品(玩具、書、游戲、服裝、家具等)研發――品牌帶來的利潤回收。只有我們樹立了自己的動漫品牌,才能獨立自主地發展動漫產業。
創新與民族文化的融合中國動漫產業要成熟發展,走上正軌,除了借鑒,還必須有自己的特色,從民族文化入手,很符合動漫產業的人文主義精神。在2006年初的“第33屆安格雷姆國際連環畫藝術節”上,①中國青年漫畫家郭競雄憑借其《天龍八部》人物形象等作品捧得“藝術節特別大獎”。法國各媒體均在主要位置報道,歐洲最大的連環漫畫出版社也與他簽訂了出版合約。②這說明中國民族文化對于開拓海外市場是有很大意義的。要走創新與民族文化融合的道路,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要滲透到每一個環節中。
結合新媒體的力量
隨著社會的發展,新媒體逐漸崛起。動漫產業的發展自然也離不開新媒體的推動。網絡是非常發達的,一個人只要夠優秀,其作品在網絡上很快就能大放光彩。網絡雜志、動漫論壇、視頻等平臺十分廣闊,將這些與傳統的媒體相結合,推動動漫發展宣傳是十分便捷的。同時,在網絡上創作動漫是低門檻的,對于很多從業者而言成本較低;網絡上也隱藏著許多專家和受眾,得到肯定的原創動漫作品大多是優秀的,質量都是有保證的。現在很多電視劇都是根據盛行的網絡小說改編的,為什么動漫就不可以呢?如果能夠形成網絡動漫商業模式,將其發展成類似網絡小說的模式,對動漫產業的發展是個很好的推動。通過網絡和傳統媒體的相互促進,有可能最終形成有中國特色的動漫產業鏈。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