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這個舊社人群屬於泰雅族澤敖列亞族(Tseole)莫里拉系統(Mererax)的汶水群(Li-lax),或與大湖群合并統稱為大湖群(Ma-ao)。據口傳歷史,他們是由大霸尖山向西移動,擊敗賽夏族後,沿大安溪西下,進入大湖溪流域,然後再北上到達汶水溪中、下游活動,移動年代約在距今三百年前。其中有些人甚至遠到獅潭、公館等地,但因漢人已先開發其地,才又返回八卦力居住。八卦力地區在那時候有很多老鷹,巢筑在樹上。當時頭目達老哇愛住在山區深處最高的大森林下,山高林密,老鷹群棲山頂。山頂稱為「得巴那」,老鷹稱為「寡力」,「得巴那寡力」就是指山頂老鷹群棲之處,也是指頭目所住之處,久而久之發音轉變為變為八卦力(Pakwari)。日治時期整個八卦村區域包含了四個主要的小聚落,即Pakwari、Mabaukean、Bangus、及Savulo。Pakwari所在之地是八卦力山靠近頂端的連續緩坡,一直往下延伸至現八卦村第四鄰上方,這區域是本社人傳統的活動區域,年代久遠。後在日人政策引導之下,逐步遷至現在的八卦村。Mabaukean原先居於今八卦村第二鄰西北側泰安鄉、獅潭鄉交界處一帶,也就是八卦力派出所附近的傾斜地。1896年因戰禍由頭目哈干率領(Haogon),并入Pakwari一起居住,不久,從Pakwari得到土地另立一社。後來又因日人於其住地附近開鑿石油、天然氣,被迫遷回Pakwari,因此只有一代人在此居住。Bangus社人原先居於八卦力溪南岸支流上游較深處,1895年因麻疹與天花傳染擴散,人口驟減,於是由頭目塔里巴艾(Talds-Baais)率領社民,遷居至Pakwari,在八卦力溪南岸活動時限約在一百五十年左右。Savulo小聚落在1931年由部分原來的Savulo社居民遷移而成,一開始居住在八卦國小對岸,隨後并入八卦聚落中,居住時限尚不滿一代。
根據劉益昌與吳佰祿的調查(1994),這個泰雅族的舊社遺跡因開墾或自然力,已被破壞,地上也沒有發現任何傳統用品的遺留。盡管如此,從八卦力舊社所代表的意義可以看出日本人開山撫番的政策所造成的整體環境漸進式改變,而這樣的改變對於群體掌握生活資源的方式及部落組織的更迭情況,可提供重要的理解資訊。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