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鐵花,安徽績溪人。胡適之父。1892年以候補知州來臺任官。在臺期間,曾任全臺營務處總巡、臺南鹽務總局提調等職,最高職位為臺東直隸州知州兼統領鎮海後軍各營屯。在任營務總巡期間,巡遍全臺各駐軍營隊,提出不少改革意見。1893年布政使唐景崧任命胡傳代理臺東直隸州知州,於6月1日於卑南(今臺東市)接印上任;後又兼統鎮海後軍各營屯。從此,胡傳既是「胡知州」又是「胡統領」,以文官兼武職,在後山展開2年的州官生涯。胡傳是臺東直隸州第八任州官,是所有州官在任最久,且是最積極有為的一位,其在臺東州任內的治績為教育原住民、勸農墾荒、清理稅賦等。1895年正式補實臺東直隸州知州,後因馬關條約生效,而於5月24日奉淮內渡,7月3日卒於廈門三仙館,年55歲。胡傳所留下的《鈍夫年譜》、《臺灣日記與稟啟》、《臺東州采訪冊》等,是了解清代後山最重要的文字資料。地方人士為了紀念胡傳,將臺東火車站前的光復路改為「鐵花路」,并將鯉魚山忠烈祠邊日人所遺留的「忠魂碑」改為「胡傳紀念碑」。
參考資料
〔★黃學堂,《胡傳傳》,1997〕〔→臺灣日記與稟啟、馬關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