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三水人。1745年進士登科,1749年授直隸正定府無極知縣。1757年丁父憂,服闕,改補福建福寧府福鼎知縣,後調汀州府永定知縣,後署福州府閩縣知縣,旋遷福州海防同知。1766至1770年受舉薦擢陞澎湖廳通判。任內惠政極多,大要在勤民造士,不沾沾於末俗而茍且之治。至於興利除弊,則銳身自任始終不倦。每值農時,則親行郊野,獎勤戒惰,訪詢疾苦,通達下情。故聽訟則案無留牘,徵賦則民自輸將。時澎協班兵夙習驕悍,欺擾鄉愚,毫不徇情,每裁以不法,良民賴之。念澎士獨學無師,捐貲興建文石書院,又撰學約10則以教書生。後有詳準以福建南澳之例,可在澎湖扃試,免赴臺灣府試,徑送臺灣院試道考,士民稱便,又編著《澎湖紀略》一書,保留澎湖文獻。1773年遷臺灣彰化(北路)理番同知,在府治建澎瀛書院,為澎湖諸生試寓。隔年調任離臺。
參考資料
〔★林豪,《澎湖廳志》,1963〕〔→文石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