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在清代官學制度下,國子監為全國最高學府,但封建時代之學子以科舉考試為重,監生修業結束雖授予官職,在官場上仍被視為進士出身者之下。
經由捐納取得監生資格,是鄉紳或平民百姓求官之捷徑。清朝的捐納制度,以賣官鬻爵來解決財政問題,分「常例」和「暫行例」兩大項,而捐的名目種類繁多,以捐監最大。嘉慶道光年間,以捐納取得監生資格者,數以萬計,甚為浮濫。一般要捐官,必須先捐監,取得再往上捐的資格,捐監的價碼約在108兩左右,等同於擁有四、五甲地的農家一年土地的全部收入。清代來臺官員中,亦有一些出身為監生者,如康熙朝臺灣道梁文煊、乾隆朝臺灣道汪楠與歷任臺灣知府、同治朝臺灣道夏獻綸。
中文關鍵字:國子監 , 貢舉 , 監生 , 分巡臺灣道 , 知府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