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年出生於臺南王氏世家,幼年及少年時期曾在家塾學習漢文.1930年4月進入臺南市末廣公學校就讀,1936年考入臺南州立臺南一中,1940年考入臺北高校,1943年考進東京帝國大學支那哲文學科,1944年因避空襲返臺,任嘉義市役所庶務課職員.1945年終戰後,任臺南一中教員,兼事臺灣新戲劇運動.1947年228事件,其兄王育霖遇害.1949年,他的同志紛紛被捕,他深感危機四伏,乃經香港輾轉逃亡日本.1950年復學進入東京大學中國語文學科,1953年考上東京大學大學院,1955年獲碩士學位,并考取博士班,1958年起任明治大學兼任講師,1960年創設臺灣青年社,發行<臺灣青年>雜志,積極推展臺灣獨立運動.1967年獲聘明治大學專任講師.1969年獲東京大學文學博士學位,升任明治大學助教授.此後除專任明治大學教職外,也曾在琦玉大學,東京大學,東京教育大學(今筑波大學),東京都立大學,東京外國語大學等校兼課,專事語言教學.1975年出任[臺灣人元日本兵補償問題思考會]事務局長.1985年9月9日因心肌梗塞去世.王育德博士本身多才多藝,他不僅是享譽國際的臺語語言學家,也是臺灣獨立運動的先驅和精神領袖,透過他苦心經營的<臺灣青年>雜志和無數的專論,他終生不懈努力建構臺灣獨立建國的理論基礎.
參考資料
王育德《臺灣.苦悶的歷史》,臺北:前衛,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