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1910年~1958.8.24,字紹武,河南省扶溝縣呂潭鄉人,為家中么子。因軍閥混戰,造成中原戰亂不斷。民國12年(西元1923年)吉星文中學肄業後,進入馮玉祥部隊。在部隊時吉星文由於學業與術科都表現優異深受所屬長官馮治安信任。北伐期間馮玉祥的部隊改編國民革命軍,吉星文升任排長;中原大戰時升任連長後升任營長。民國22年(西元1933年)日軍入侵喜峰口,吉星文奉命馳援宋哲元的第三軍團,在喜峰口之役吉星文屢建戰功,獲宋哲元提拔為陸軍第九軍第三十七團團長。民國25年(西元1936年)進入軍校高級教育班進修一年。民國26年(西元1937年)六月結訓後,奉派率所部駐紮河北省宛平縣。同年七月七日日本藉口士兵走失要進宛平縣內搜索,吉星文拒絕日本的要求。於是日本駐華北軍方向蘆溝橋和宛平縣進行炮擊,吉星文與於還擊,揭開抗戰的序幕。抗戰爆發後,吉星文晉升77軍179師師長。抗戰結束後國軍整編吉星文改任陸軍77師37旅旅長,并獲選進入陸軍大學深造。國共內戰起,吉星文調任77軍軍長,奉命戡亂,但國共戰事急轉直下,於民國38年(西元1949年)9月來到臺灣後先後擔任東南長官公署高參與國防部高參。此後先後進入革命實踐研究院軍訓團和參謀學校將官班受訓。民國44年(1955年)奉派擔任澎湖防衛部副司令。民國46年(西元1957年)進入國防大學深造後,晉升中將并派任赴金門擔任防衛部副司令。民國47年(西元1958年)8月23日,中共對金門進行瘋狂炮擊,吉星文中彈殉職。死後吉星文追贈陸軍二級上將并入祀忠烈祠。
參考資料
國史館〈吉星文先生傳略〉《國史館現藏人物傳記史料匯編第二十輯》(國史館臺北縣 民89),頁44~47王云翀〈吉星文〉《中外雜志》第63期第4卷民87.4,頁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