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1990年10月國統會成立,李登輝任主任委員,并任命30位委員,以副總統李元簇、行政院長郝伯村、前臺北市長高玉樹為副主委。成立後的第一件工作是起草「國家統一綱領」(簡稱「國統綱領」)。1991年2月,全文800多字的「國統綱領」經國統會第三次會議通過,交由行政院院會通過。「國統綱領」的主要內容包括:
(一)前言:海峽兩岸應在理性、和平、對等、互惠的前提下,建立民主、自由、均富的共識,共同重建一個統一的中國;(二)目標:建立民主、自由、均富的中國;(三)原則:大陸與臺灣均是中國的領土;中國的統一,其時機與方式,首應尊重臺灣地區人民的權益并維護其安全與福祉,在理性、和平、對等、互惠的原則下,分階段逐步達成。(四)進程:近程──交流互惠階段:以交流促進了解,以互惠化解敵意;在交流中不危及對方的安全與安定,在互惠中不否定對方為政治實體,以建立良性互動關系;中程──互信合作階段,包括建立兩岸對等官方溝通管道、開放直接通郵通航通商、共同開發大陸東南沿海地區以縮短兩岸人民生活差距、兩岸協力互助參加國際組織與活動、推動兩岸高層人士互訪以創造協商統一之有利條件等;遠程──協商統一階段:成立兩岸統一協商機構,依據兩岸人民意愿,秉持政治民主、經濟自由、社會公平及軍隊國家化的原則,共商統一大業,研訂憲政體制,以建立民主、自由、均富的中國。
「國統綱領」在國內引起不小爭議,主要在於未經全體國民充分溝通與周延思考之下,即由一個34人組成的委員會來決定臺灣未來的前途,連如何與中國進行「統一」的步驟與方法都已設想完備。此一決策過程,與21世紀民主化臺灣的決策程序相違。陳水扁總統在2006年2月27日裁示「國統綱領」終止適用,國統會亦終止運作。
中文關鍵字:李登輝 , 國家統一委員會 , 國家統一綱領 , 陸委會 , 中國
英文關鍵字Lee Teng-hui , National Unification Council , Guidelines for National Unification , Mainland Affairs Council , China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