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1973年11月,行政院長蔣經國提出自1974年至1979年,5年內陸續完成九項重大建設(後再改為十大建設),實際上是納入已規畫推動的各項建設而形成。各項工程的推動時間,石油化學工業與核能發電廠為1968年,南北高速公路、臺中港、大鋼鐵廠為1971年,大造船廠、北回鐵路為1973年,中正國際機場、鐵路電氣化為1974年。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於1979年出版《十項重要建設評估》,指出十大建設對景氣復蘇、經濟成長、就業機會、物價穩定皆有正面作用。十大建設被視為中國國民黨統治臺灣以來,繼1950年代美援之後,首次正式開始在臺進行的基礎建設,臺灣經濟在此基礎之下,開始走向NIES(Newly Industrializing Economies,新興工業化經濟體)化的道路。其中的石油化學工業,使臺灣成為亞洲僅次於日本的第二大石化工業國家;雖然勞動密集型加工業的發展帶動原料產業的重化工業,十大建設以後雖然減少原料進口的依賴度,但隨著經濟成長,持續從日本進口的大批材料、零件、機械反而增加,擴大對日貿易逆差。十大建設得以在短期內快速推動,并非在此之前臺灣這些產業全然沒有發展,而只是以緩慢的速度進行生產和技術的學習,并透過正式的技職體系和大學教育,加上企業內部的藝徒訓練班,培養出一批技術人員所致。
中文關鍵字:基礎建設 , 重化學工業 , 石化工業 , 核能發電廠
英文關鍵字Infrastructure , Heavy chemical industry , Petrochemical Industry , Nuclear Power Plant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