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資源分類
森林資源指林木、林地及其所在空間內的一切森林植物、動物、微生物、 以及這些生命體賴以生存并對其有重要影響的自然環(huán)境條件的總稱。那么森林資源分類是怎樣的呢?接下來來為大家講解下吧。 森林資源分類有多種途徑,大體為4種:即按森林的作用的分類,按人為影響的程序的分類,按林木特征的分類,按森林的自然屬性的分類。作用的分類 中國森林法規(guī)定將森林劃分為如下5類:①防護林。以防護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叢;②用材林。以生產木材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③經濟林。以生產果品、食用油料、飲料、調料、工業(yè)原料和藥材等為主要目的的林木;④薪炭林。以生產燃料為主要目的的林木;⑤特種用途林。以國防、環(huán)境保護、科學試驗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影響程序分類 通常將森林分為原始林、次生林和人工林3類。①原始林位于邊遠地區(qū),基本上不受人為的影響;②次生林是原始林經過人為的干擾破壞以后,通過林木的自然更新再度發(fā)生的森林;③人工林是人為地采用播種或植苗的方式營造的森林。特征分類 人們常根據(jù)優(yōu)勢樹種對于森林資源進行分類,并且可以依據(jù)優(yōu)勢樹種的分類地位制定出多極的分類系統(tǒng)。例如,首先可分為針葉林和闊葉林,而針葉林可按照優(yōu)勢樹種的屬,分為松林、落葉松林等,松林又可分為油松林、紅松林、馬尾松林等。除此以外,還要考慮各樹種的構成比例,按此特征可將森林資源分為純林和混交林兩大類。天然林大多數(shù)是混交林,但在氣候和土壤條件比較苛刻的地方,也可能形成純林。人工林大多數(shù)是純林。區(qū)分森林資源的另一重要林木特征是林木的起源。凡林木是種子更新起源的,稱之為實生林,凡是以無性更新方式起源的,稱為萌芽林或無性繁殖林。年齡亦是區(qū)分森林資源的重要林木特征。根據(jù)齡級(多數(shù)以20年為一個齡級,有時以10年或5年為一個齡級,隨樹種的生長快慢和經營強度而定)劃分年齡階段。通常劃分為幼齡林、中齡林、近熟林、成熟林和過熟林5類。成熟林和過熟林是當前可以采伐利用的資源,幼齡林、中齡林和近熟林則是后備資源或稱經營資源。自然屬性分類 林木特征是森林的自然屬性,但隨著對森林的研究的深入,要求對于森林資源進行更加科學的分類。對此,分類的途徑和方法也多種多樣,大體可分為植被學途徑、立地學途徑和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綜合途徑3大類。植被學途徑。中國植被學家以植被型、群系和群叢為基本的分類單位。此外,還有一些輔助單位。如,屬于森林的針葉林和闊葉林就是兩個大的植被型組(植被型組就是一個輔助單位)。在針葉林中,劃分為寒溫性針葉林、溫性針葉林、溫性針闊葉混交林、暖性針葉林、熱性針葉林等5個植被型。在闊葉林植被型組中,區(qū)分為落葉闊葉林、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常綠闊葉林、硬葉常綠闊葉林、季雨林、雨林、珊瑚島常綠闊葉林、紅樹林、竹林等9個植被型。基層的分類單位群叢,則要求以群落中各層的植物成分和環(huán)境條件都相同作為劃分的條件。立地學途徑。按照立地條件的特點對森林進行分類也是許多國家的常用做法。這種方法既可以應用于無林地,也可以應用于有林地。對于山地條件,中國很多地區(qū)采用了諸如海拔、坡向和土層厚度這類因子,劃分的土地單元通常稱之為立地條件類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綜合途徑。森林是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采用綜合的觀點對森林進行分類是最合理的。目前很多國家都在進行嘗試,并且取得一定的成就。以上就是有關森林資源分類的常識介紹,希望可以對你有幫助,如果你還想知道更多關于森林資源這方面的常識,請到來搜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