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光輻射
分類: 環境
常識詞典
編輯 : 常識
發布 : 04-15
閱讀 :508
簡單通俗的說,輻射就是一個物體通過釋放電磁波或者粒子的方式,把能量向外撒播出去。它的傳播速度極快,等同于光速,那么手機光輻射有哪些危害呢?下面就一起隨小編來了解一下吧。據專家介紹,手機光輻射主要是指藍光輻射,藍光輻射是指指褐質在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的積聚將使視網膜更容易受到長時間光照的損傷。研究表明,對由于遺傳、營養、環境、習慣、年齡等因素而有上述視網膜斑點問題的人群,藍光特別有害。盡管波長較短的UVA和UVB被角膜和晶狀體吸收,但是研究發現,紫外到藍光波段的光輻射都能造成此類危害。現代人從晨起睜眼到睡前閉眼這段期間,無時無刻盯著 3C 產品已經不夸張,已有不少研究表明手機、平板發出的藍光對人眼殺傷力無限大,現在,科學家進一步解開藍光究竟如何殘害我們的眼睛。小時候大家一定都做過這實驗:烈陽下放一塊放大鏡和白紙,看著陽光通過放大鏡聚焦成一小點并將紙燒出洞,感覺相當驚奇。但你可知道,這也是當你在黑暗中盯著手機屏幕時,藍光在對你視網膜做的事。藍光在光譜中波長較短(400~490nm)、能量強,在白天,藍光可能是有益的,調節晝夜規律、提高注意力、情緒控管方面都發揮重要作用;但在晚上,藍光會抑制褪黑激素分泌,所以睡前滑手機導致你更難入睡,長期下來顛覆你的晝夜規律。更嚴重的是,人眼無論是角膜還水晶體,都無法抵擋和折射藍光,也就是說,藍光會暢行無阻的直達眼底視網膜。越來越多證據表明,藍光就像專門帶走眼睛生命的死神,長時間暴露在藍光下會損害視網膜,但過去我們不清楚作用機制,直到最近,來自美國托雷多大學(University of Toledo)的團隊發現相關機轉:當藍光照射到視網膜分子時,會將分子轉化成“毒物”,毒殺永不再生的感光細胞。視網膜有兩種感光細胞:呈棒狀的視桿細胞(rod cell)、呈錐狀的視錐細胞(cone cell),前者占較多數,依賴由視網醛(retinal)分子與視紫蛋白(opsin)組成的光敏感色素“視紫質”來檢測光,視紫質啟動對大腦的神經脈沖,人才有所謂“視覺”。而藍光的殺傷力就在此。新研究發現,當藍光照射到視網醛這種分子后,會引發一系列化學氧化反應,導致視網醛產生毒害感光細胞的化學物質,遺憾的是感光細胞永遠不會再生,一旦宣告死亡就是永遠成灰。隨著感光細胞凋亡,隨之而來的惡果就是黃斑部病變,研究中,只有藍光會引發視網醛產生有毒分子,綠光、黃光或紅光都不會。以上就是手機光輻射有哪些危害的內容介紹,因此科學家強烈呼吁人們,千萬不要繼續在黑暗中滑手機,以免失明危機找上門,如需了解更多光輻射等小知識,請繼續關注環境污染常識欄目吧。
下一篇:低頻噪音器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臭氧污染來源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