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的原則是什么?
分類: 環境
常識詞典
編輯 : 常識
發布 : 03-29
閱讀 :321
垃圾分類是近來熱門的一個話題。其實在韓國,垃圾分類早已見怪不怪,我們國家也在慢慢普及之中。其實垃圾分類是一個非常必要的行為,可以保護環境的同時又可以節省許多資源,畢竟我國是一個資源消耗大國,要從各個方面進行節省。那么垃圾分類的分類原則到底是什么呢? 1、分而用之 分類的目的就是為了將廢棄物分流處理,利用現有生產制造能力,回收利用回收品,包括物質利用和能量利用,填埋處置暫時無法利用的無用垃圾。2、因地制宜 各地、各區、各社(區)、各小區地理、經濟發展水平、企業回收利用廢棄物的能力、居民來源、生活習慣、經濟與心理承擔能力等各不相同。3、自覺自治 社區和居民,包括企事業單位,逐步養成“減量、循環、自覺、自治”的行為規范,創新垃圾分類處理模式,成為垃圾減量、分類、回收和利用的主力軍。4、減排補貼超排懲罰 制定單位和居民垃圾排放量標準,低于這一排放量標準的給予補貼;超過這一排放量標準的則予以懲罰。減排越多補貼越多,超排越多懲罰越重,以此提高單位和居民實行源頭減量和排放控制的積極性。5、捆綁服務注重績效 在居民還沒有自愿和自覺行動而居(村)委和政府的資源又不足時,推動分類排放需要物業管理公司和其他企業介入。但是,僅僅承接分類排放難以獲利,企業不可能介入,而推行捆綁服務就能要解決這個問題。將推動分類排放服務與垃圾收運、干濕垃圾處理業務捆綁,可促進垃圾分類資本化,保障企業合理盈利。垃圾分類回收說難不難,分而用之實為關鍵,因地制宜提供方便,自覺自治行為規范。以上就是垃圾分類的全部分類原則??梢钥闯觯瑖覍τ诶诸愡@件事情是認真嚴肅的。不僅要將生態綠色化,還要將垃圾再次利用。相信等垃圾分類普及到全國,我們的環境會變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