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蝗蟲善于跳躍
分類: 自然災害
常識詞典
編輯 : 常識
發布 : 04-15
閱讀 :363
蝗蟲屬于直翅目昆蟲,是農作物的大敵。蝗蟲的身形較大,長有兩對大而長的翅膀,頭、胸、腹三部分明顯地分開。那么,為什么蝗蟲善于跳躍呢?下面就讓小編來介紹一下吧!為什么蝗蟲善于跳躍? 蝗蟲是昆蟲界里有名的跳高健將,它們有著強勁有力的后足,能以很高超的跳躍技巧在陸地上移動。蝗蟲一次彈跳的高度就有書桌那么高。它們跳躍主要是為了躲避敵人。蝗蟲生有咀嚼式口器,前翅強韌、后翅寬大,有著特別發達的后足,因此非常善于跳躍。蝗蟲不論是在天空飛翔,還是在地面跳躍,總是成群結隊地活動,它們有群集性的特點。典型的蝗群每平方千米可達7億多只,最大的一次是1889年,一批飛越紅海的蝗蟲,估計有2500億只,總重量達到50萬噸。蝗蟲群飛過的地方,會吃光一切能吃的東西,使數千里之間,草木皆無,危害極大。雄性的蝗蟲在繁殖季節會大聲地歌唱,這是為了警告其他雄性蝗蟲蝗蟲對莊稼危害很大不要靠近,并且吸引雌性。它們是通過振動翅膀上的粗糙部分,或通過后腿和翅膀的摩擦而發出聲音的。蝗蟲成群活動,是由它的生活習性決定的。因為蝗蟲要適應和促進生理機能的活躍,則需要較高的體溫,因此,它們必須群集,彼此緊密擁擠在一起,以維持體內溫度的恒定。同時還能不斷從環境中獲取熱量,增加體內的溫度。它特別強勁的前后翅,也為它長途飛行創造了條件。它順風飛行,往往能飛幾千千米。它經常以后足跳躍活動,后足的肌肉特別發達,成為它生活中的一個重要器官。當成群的蝗蟲在空中飛行時,一路上會誘導地面上的蝗蟲響應和加入,使蝗群越來越大,甚至遮天蔽日,成為一種災害,危害農業生產和人類的生活。所以,蝗蟲是應當消滅的害蟲。為此,科學家發明了一種雷達,能偵察出夜間大群蝗蟲在50~80千米范圍內的聚集情況,并據此預報蝗災信息。以上便是小編為大家介紹的關于為什么蝗蟲善于跳躍的一些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哦!如果想要了解更多關于自然災害的知識。請您多多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