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夾雪可以看到雪嗎?你還沒有了解清楚嗎
分類: 自然災害
常識詞典
編輯 : 常識
發布 : 03-29
閱讀 :370
所謂的雨夾雪,簡單一點來說就是雨水和雪混合在一起降落下來的。此時的雪基本上都是融化的狀態,因此屬于很常見的降水現象,并不是大家認知的降雪,下面跟小編一起來看看,雨夾雪可以看到雪嗎? 雨夾雪不是看不到雪。 雨夾雪有時是可以看到雪的,下雪時地面氣溫必須低于3℃,否則降下來的就是雨水或雨夾雪,只有地表氣溫低于3℃時在高空中形成的冰塊才不會被融化成液態水;降下雨夾雪時地面氣溫一般情況下是3℃或在3至4℃之間,在這樣的氣溫條件下高空中冰塊降落到近地面時既沒有完全融化成液態水又已經被融化了一部分,才會形成冰水混合物。雨夾雪形成,當過冷卻水滴和冰晶相碰撞的時候,就會凍結沾附在冰晶表面上,使它迅速增大。當小冰晶增大到能夠克服空氣的阻力和浮力時,便落到地面,這就是雪花。當靠近地面的空氣在0℃以上,但是這層空氣不厚,溫度也不很高,會使雪花沒有來得及完全融化就落到了地面。這叫作降濕雪或雨雪并降,這種現象在氣象學里叫雨夾雪。當冷空氣勢力較強,地面氣溫下降到0℃或以下時,往往形成冷空氣勢力較強,地下氣溫下降到0℃或以下時,往往形成雪。此時,暖空氣被近南撤,天氣轉晴,就明“落雪見晴天”等說法。當冷空氣勢和很強,一般雪下得較大,暖空氣迅速南撤,天氣很快轉情,并且持續時間長,就有“大落大晴,小落小晴”的說法。今天小編對雨夾雪進行了簡單的介紹,如果還想了解更多雨夾雪相關方面的知識,還請繼續關注我們的網站,希望今天的內容能對您能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