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意思◥
義參「休戚與共」。見「休戚與共」條。
◣典故來源◥
此處所列為「休戚與共」之典故來源,提供參考。
《國語.周語下》晉孫談之子周1>適周,事單襄公,立無跛,視無還,聽無聳,言無遠;言敬必及天,言忠必及意,言信必及身,言仁必及人,言義必及利,言智必及事,言勇必及制,言教必及辯,言孝必及神,言惠必及和,言讓必及敵;晉國有憂未嘗不戚2>,有慶未嘗不怡。襄公有疾,召頃公而告之,曰:「必善晉周,將得晉國。其行也文,能文則得天地。……且夫立無跛3>,正也;視無還4>,端也;聽無聳5>,成也;言無遠6>,慎也。夫正,德之道也;端,德之信也;成,德之終也;慎,德之守也。守終純固,道正事信,明令德7>矣。慎成端正,德之相8>也。為晉休9>戚,不背本也。被文相德,非國何取10>!」
〔注解〕(1)周:孫周(西元前586~前558),晉襄公之曾孫,孫談之子,即晉悼公。欒書等弒厲公,迎之於周。公立,修功業,施德惠,多次與楚國爭奪鄭,而楚國不敢與之相爭。使魏絳和戎,戎人親附。十四年,使六卿會合諸侯伐秦,深入秦地,渡涇至棫林,因將帥不和而退。後晉國復霸。在位十五年卒,諡悼。(2)戚:通「戚」,悲哀、憂傷。(3)立無跛:站時雙腿并直不偏倚。跛,音ㄅ|ˋ,偏任、偏倚。(4)視無還:視時不會左顧右盼。還,音ㄏㄨㄢˊ,反復,指眼珠反復轉動。(5)聽無聳:聽時不豎起耳朵。(6)言無遠:言談只論切近之事,不騖遠。(7)明令德:通曉善良的品德。(8)相:音ㄒ|ㄤˋ,輔佐、幫助。(9)休:喜悅、快樂。(10)非國何取:指可以打敗任何一個國家。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休戚與共」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國語.周語下》曾提到一段故事:孫周是晉襄公的曾孫,因為受到在位的晉厲公排擠,而避難到周王室,擔任單襄公的家臣。他當時雖然年紀輕,但卻為人忠厚,做事合於義理,即使遠走他鄉,對於晉國的一切仍然非常關心。聽到晉國有不好的消息,總是跟著感到悲傷;而聽到晉國有可喜的事情,心情也會跟著感到高興。單襄公看得出來孫周是個才德兼備的青年,前途光明無限,因此在病重的時候,叮嚀兒子單頃公說:「要好好善待晉國的公子,因為他雖然身處異鄉,但卻非常關心晉國的一切,不忘其本,自覺與晉國的榮辱安危互相關聯。現在的晉厲公是個昏君,將來孫周一定會回國去接任國君,繼承王位,所以你一定要好好對待他。」後來,晉國發生叛亂,厲公被殺,孫周果然被迎回晉國,即位為晉悼公。後來「休戚與共」這句成語,當就從這里的原文「為晉休戚,不背本也」演變而出,形容彼此同甘共苦。
Tong Xiu Deng Qi
下一篇:風飛雷厲的意思 風飛雷厲的典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肺肝相照的意思 肺肝相照的典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