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高血壓期間容易走入哪些誤區
分類: 應急自救
常識詞典
編輯 : 常識
發布 : 11-24
閱讀 :420
高血壓是心血管科的常見疾病之一。患者在飲食生活上存在著很多的注意事項。比如主食的選擇。鹽的攝入量。心理情緒對血壓的影響等都是高血壓患者需要注意的。另外,這些良好的生活方式也是防止高血壓的重要方法。但人們在治療高血壓期間很容易走入誤區使得病情沒能好轉,那么治療高血壓期間容易走入哪些誤區呢?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 1.血壓降下來后不一定再用藥。2.忽視血壓監測和記錄。目前的降壓原則中十分強調個體化用藥。究竟怎樣才能達到“個體化”,其中一項便是堅持每日或每周定期對血壓的監測并記錄。3.治病心切,喜歡作用快的降壓藥。4.不用藥亦可降壓。5.新藥、貴藥就是好藥。6.擔心血壓降得過低。受傳統高血壓防治觀念的影響,對目前提出的將血壓降至理想水平,即135/85mmHg以下有所顧慮,擔心血壓會因此降得過低,對心、腦、腎供血不利,引起這些器官供血不足而誘發相應并發癥。這種認識是個誤區。根據現代醫學研究顯示,血壓在理想范圍內越低越好,只要平穩地將血壓降至目標水平以下,既可減輕癥狀,也可減輕各種腦血管事件的危險性。7.對有并發癥時應將血壓降得更低認識不足。8.對非藥物療法重視不夠。以上就是對治療高血壓期間容易走入哪些誤區的介紹,如果你對突發高血壓該如何正確急救等有關疾病急救方面的知識還有疑問,請繼續關注高血壓急救安全常識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