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骨折的誘因
分類: 應急自救
常識詞典
編輯 : 常識
發布 : 04-15
閱讀 :332
骨折,是我們誰都不愿意面對的一種疾病,骨折的癥狀有很多,如果在生活中不小心引起了頸椎骨折,那么一定要掌握一些急救小常識好去面對,否則會很危險。那么造成骨折的誘因有哪些呢?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 造成骨折的誘因主要有四種第一種是全身性疾病:如軟骨病、脆骨癥、維生素c缺乏癥等。第二種是局部骨質病變:如骨髓炎、骨囊腫、骨腫瘤等。第三種是積累性骨折:長期、反復地受到直接或間接暴力,如長途行走。最后一種就是老年人的骨質疏松造成了骨折。如何判斷骨折首先,判斷是否有外傷史。骨折處局部疼痛、皮下淤血,腫脹;完全性骨折還可導致局部的肢體縮短或旋轉、畸形和異常活動。然后,看骨折處是否出現功能障礙。如下肢骨折無法站立,上肢骨折無法提拎重物等。對懷疑上肢骨折的傷員。可以讓傷者用手指夾起一張薄薄的紙,來幫助判斷。如果傷者夾不住,應該考慮骨折了。另外,專業的醫生對懷疑骨折處進行檢查時,可聽是否有骨擦音。即便有這些檢查方法輔助判斷,作為非專科醫生區別損傷是扭傷、脫臼還是骨折仍然比較困難,醫生也要通過x光檢查才能夠確診。骨折的應急原則無論哪種損傷發生,現場急救的方法是同樣的,即制動,就是對懷疑骨折的部位進行固定。這樣做可以減輕疼痛和出血,避免二次損傷的發生,利于搬運。對于嚴重的、大的開放性骨折,處理有“三不”原則。第一,不要沖洗。以免把臟東西帶入骨髓,難以治療或不利于止血。第二,不要復位。復位必須由醫生來操作,非專業人員盲目復位會造成更大的損傷。應當盡快呼叫120,由醫生處理。第三,不要在開放性骨折處用藥。這會增加處理的難度。以上就是對造成骨折的誘因的介紹,如果你對常見的骨折固定方法有哪些等有關常見急救方法方面的知識還有疑問,請繼續關注骨折固定方法安全常識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