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絞痛的癥狀吃什么藥
分類: 應急自救
常識詞典
編輯 : 常識
發布 : 04-15
閱讀 :326
心絞痛的直接發病原因是心肌供血的絕對或相對不足,因此,各種減少心肌血液(血氧)供應和增加氧消耗的因素,都可誘發心絞痛。心肌供血不足主要源于冠心病。有時,其他類型的心臟病或失控的高血壓也能引起心絞痛,下面一起來具體了解一下心絞痛的癥狀吃什么藥吧?1.發作時的治療最常用的是硝酸甘油片,舌下含服,1~2分鐘開始起作用,約半小時后作用消失;也可選用二硝酸異山梨酯:舌下含服,2~5分鐘見效;另外還可選用亞硝酸異戊酯0.2毫升(1支)用手絹包裹壓碎后,吸入其揮發氣體。優點是作用快,但副作用較大且有乙醚味,故很少采用。應用上述藥物的同時,可考慮用鎮靜藥。經以上治療疼痛不能緩解或本次發作較平時重且持續時間長者,應考慮到是否有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及時到醫院檢查治療。2.緩解期的治療(1)硝酸酯制劑 ①硝酸異山梨醇。②四硝酸戊四醇酯。③長效硝酸甘油制劑:服用長效片劑使硝酸甘油持續而緩慢釋放。用2%硝酸甘油軟膏或膜片制劑涂或貼在胸前皮膚,作用可維持12~24小時。(2)β受體阻斷劑(β阻斷劑) 具有阻斷擬交感胺類對心率和心收縮力受體的刺激作用,減慢心率,降低血壓,減低心肌收縮力和耗氧量,從而緩解心絞痛的發作。此外,還減低運動時血流動力的反應,使在同一運動量水平上心肌耗氧量減少;使不缺血的心肌區小動脈(阻力血管)縮小,從而使更多的血液通過極度擴張的側支循環(輸送血管)流入缺血區。可作為起始治療藥物,根據癥狀和心率調整劑量。不良反應有心室噴血時間延長和心臟容積增加,這時可能使心肌缺血加重或引起心力衰竭,但其使心肌耗氧量減少的作用遠超過其不良反應。常用制劑有:①普萘洛爾,逐漸增加劑量;②氧烯洛爾;③阿普洛爾;④吲哚洛爾;⑤索他洛爾;⑥美托洛爾;⑦阿替洛爾;⑧醋丁洛爾;⑨納多洛爾等。β阻斷劑可與硝酸酯合用,但要注意:①β阻斷劑與硝酸酯有協同作用,因而劑量應偏小,開始劑量尤其要注意減小,以免引起體位性低血壓等不良反應;②停用β阻斷劑時應逐步減量,突然停用有誘發心肌梗死的可能;③心功能不全,支氣管哮喘以及心動過緩者不宜用。(3)鈣通道阻滯劑 本類藥物抑制鈣離子進入細胞內,也抑制心肌細胞興奮-收縮耦聯中鈣離子的利用。因而抑制心肌收縮,減少心肌耗氧;擴張冠狀動脈,解除冠狀動脈痙攣,改善心內膜下心肌的血供;擴張周圍血管,降低動脈血壓,減輕心臟負荷;還降低血液黏度,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心肌的微循環。常用制劑有:①維拉帕米不良反應有頭暈、惡心、嘔吐、便秘、心動過緩、PR間期延長、血壓下降等;②硝苯地平 不良反應有頭痛、頭暈、乏力、血壓下降、心率增快等;③地爾硫卓不良反應有頭痛、頭暈、失眠等。④新制劑 尼卡地平、尼索地平、氨氯地平、非洛地平、芐普地爾等。鈣通道阻斷劑治療變異型心絞痛的療效最好。本類藥可與硝酸酯同服,其中硝苯地平尚可與β阻斷劑同服,但維拉帕米和地爾硫卓與β阻斷劑合用時則有過度抑制心臟的危險。停用本類藥時也宜逐漸減量然后停服,以免發生冠狀動脈痙攣。(4)冠狀動脈擴張劑 理論上能增加冠狀動脈的血流,改善心肌血供,緩解心絞痛。但由于冠心病時冠狀動脈病變情況復雜,有些血管擴張劑如雙嘧達莫,可能擴張無病變或輕度病變的動脈較擴張重度病變的動脈遠為顯著,減少側支循環的血流量,引起所謂“冠狀動脈竊血”,增加了正常心肌的供血量,使缺血心肌的供血量反而減少,因而不再用于治療心絞痛。目前仍用的有:①嗎多明:不良反應有頭痛、面部潮紅、胃腸道不適等;②胺碘酮:也用于治療快速心律失常,不良反應有胃腸道反應、藥疹、角膜色素沉著、心動過緩、甲狀腺功能障礙等;③乙氧黃酮;④卡波羅孟;⑤奧昔非君;⑥氨茶堿;⑦罌粟堿等。(5)抗氧化 鑒于動脈粥樣硬化的核心原因是氧化應激及炎癥反應。而氧化應激是以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為Ox-LDL后引起,Ox-LDL是導致動脈粥樣硬化的起點,因此防止LDL氧化為Ox-LDL尤其重要,現在比較肯定的療法是有效地抗氧化,比如說ASTA蝦青素、花青素之類的天然抗氧化劑,已經作為美國等國家防治冠心病的首選藥物,蝦青素可以顯著減輕炎癥因子CRP(C反應蛋白),組織動脈粥樣硬化的血栓形成。通過小編的介紹,心絞痛的癥狀吃什么藥大家都清楚了,如果大家還想了解更多關于疾病急救的知識,那就繼續瀏覽本網應急自救的內容,可以更好的保證家人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