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氯性酸中毒機制
分類: 應急自救
常識詞典
編輯 : 常識
發布 : 03-26
閱讀 :356
高氯血性酸中毒的早期表現是厭食、惡心、嘔吐、乏力等癥狀,進一步出現神志不清、輕呼吸聲大,如果不及時救治可以出現昏迷。那么高氯性酸中毒機制是什么呢?接下來來為大家講解下吧。 高血氯性酸中毒發生的具體原因與機制: (1)消化道丟失HCO3-:胰液,腸液和膽汁中碳酸氫鹽的含量均高于血漿,嚴重腹瀉,小腸及膽道瘺管,腸吸引術等均可引起NaHCO3大量丟失。血漿和原尿中NaHCO3減少,使腎小管H+---Na+交換減少,Na+更多地與Cl-一起被重吸收,使血氯濃度升高。(2)含氯酸性藥物攝入過多:長期服用大量氯化銨,鹽酸等含氯酸性藥物,可引起高血氯性代謝性酸中毒,其機制是:1此類藥物在代謝過程中可生成H+和Cl-,2Cl-增多可促進近曲小管以NaCl的形式重吸收Na+增加,遠曲小管內Na+含量減少,使H+---Na+交換減少,NaHCO3重吸收也相應減少。大量輸入生理鹽水,除可造成HCO3-稀釋外,亦可因生理鹽水中Cl-濃度高于血漿,引起 高血氯性代謝性酸中毒。以上就是有關高氯性酸中毒機制的常識介紹,希望可以對你有幫助,如果你還想知道更多關于高氯性酸中毒這方面的常識,請到來搜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