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一、地方沿革
1762年諸羅縣打貓北保,1862年嘉義縣打貓北保大湖莊、走豬莊,1901嘉義廳打貓支廳大莆林區打貓北堡大湖莊,1920年臺南州嘉義郡大林莊大湖(大字)大湖、早知(小字),1943年臺南州嘉義郡大林街大湖,1946年成立大林鎮湖北里。
湖北里系由原大湖莊及早知莊所組成,大湖是大林地區最早發展的聚落,先民於雍正年間來自廣東梅縣,同治年間巳設莊。至-8年,依據《嘉義管內采訪冊》所載,大湖莊有五十八番戶、二百一十二丁口,早知莊有三十四番戶、一百四十二丁口。
二、地理環境
湖北里北面隔著華興溪(又名倒孔山溪、石龜溪)與云林縣大埤鄉松竹村、尚義村相望,南面以早知溪與排路里、明知里為界。自乾隆年間,大湖莊民因有走豬港水運通商之利,河運繁華一時。至二十世紀初期因糖廠設置,收購大湖數百公頃農地,大湖莊繁華不再。現里境保有農村生活型態,居民以稻作為主,因有豐盛的灌溉水利,農田是雙期作,一分地收成二千斤,稻米臺梗十六號曾獲嘉義縣最優品質。
三、聚落分布
大湖,位於湖北里東部,因早期先民到此定居,見流水由東向西,但在此區積水如一大湖,因而取名。雍正年間先民由廣東東北部的梅縣,登陸笨港(現北港),沿著北港溪向內陸前進,在走豬港登岸,而在走豬、大湖等定居形成聚落。先民開墾土地,振興農業,并藉著走豬港為通商港,輸通河運,興達貿易,成為大林開發最早的繁華地區。荷蘭人在臺時曾於此地興建教堂,乾隆元年建有慚愧祖師廟,因聚集一千多戶而設有衙門,清廷曾頒賜貞節牌現保留在劉姓家中。但河運通商因石龜溪泥沙淤積而沒落,至1909年新高制糖株式會社嘉義工場(大林糖廠)設置,收取大湖附近數百公頃農地(現大湖農場),富庶因成荒落。現由糖廠所建的運蔗鐵道巳辟為大林自行車道,沿途保有蔗埕文化景觀。
早知,原稱走豬,位於湖北里西北部,因早期農戶養豬無豬舍,豬只到處走動,因而稱之,至-8年改稱早知。走豬位於北港溪上流石龜溪畔,早期船只可達笨港,雍正年間巳有走豬港。走豬港與笨港間的河道運輸,帶動此地市集繁華。後因石龜溪河道淤積及閩粵械斗素,走豬漸為沒落。但此地保有大林最早的文化資產,有打鐵巷、牛灶宅、公管井、王人宅等舊地名,港口附近農地的瓦片磚塊,鹿堀溝泄洪道出口處的早知港遺跡。
四、學校教育
崇仁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大林校區),成立於1971年,校址位於嘉義市東區盧厝里紅毛埤,初名崇仁高級護理助產職業學校。2005年改制為崇仁醫護管理專科學校。2005年9月舉行大林校區校園建筑動土典禮。2007年8月大林校區校園建筑第一期工程落成啟用,護理科五專部及主要行政單位皆徙至大林新校區運作。校址位於嘉義縣大林鎮湖北里大湖1之10號。
五、文化資產
佛方宮,位於大湖,建於1736年(乾隆元年),主祀慚愧祖師。
朝天宮,位於早知,1738年由湄洲商人迎來天上圣母,1863年改建於現址。
六、交通設施
湖北里的主要道路,鄉道嘉98線,由水汴頭(連接縣道162),經由本里大湖,通往大美里大埔(再連接縣道162)。
中文關鍵字:大湖 , 走豬港 , 大湖公園 , 崇仁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 早知
參考資料
下一篇:海岸山脈臺東蘇鐵自然保護區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溝背里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