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代工制造業有2種形態,一為商業代工,負責生產完整的商品,但不涉及商品的行銷。二為工業代工,又分為3種:(一)專長代工:指承包商利用其特有的技術或設備,提供專業化的零組件或服務;(二)節省成本代工:因發包商與承包商在特定產品或制程之間的生產成本有差異,而出現的委外生產;(三)產能彌補代工:在不擴張產能的情況下,因應市場短期需求變動而委托代工。
-的代工制造業始於1960年代加工出口區的設立,由成衣、紡織、家電代工等勞力密集制造業起步,至1990年代快速萎縮。但其中部分的電子業,透過筆記型電腦、電腦網路及行動電話手機的代工,在1990年代資本規模已擴張到十億至百億,2000年之後更擴張到百億至千億,發展出相對資本密集代工業,以商業代工為主。
另一方面,1980年代由工業技術研究院電子工業研究所的積體電路實驗工廠衍生出來的聯華電子公司 (簡稱聯電) 與-積體電路制造公司 (簡稱臺積電),開啟另一類-的資本密集代工業,自1990年代後半開始,以-晶圓代工業囊括全球半數市場,由節省成本代工,逐漸涉入專長代工的領域。
勞力密集代工產業中的勞動力,經常有明顯的性別差異。15歲以上女性投入勞力市場的比例,隨著勞力密集代工產業的成長而攀升,1956-1965年由20%升至33%,1965-1970年增至35%,1974年甚至達40%,其中多數為未婚女性。在勞力密集的產業中,如成衣業,受雇員工之性別差異非常明顯。1991年制造業中女性的平均薪資僅及男性的63%,低於服務業的72%及公營事業的78%。
中文關鍵字:商業代工 , 工業代工 , 專長代工 , 節省成本代工 , 產能彌補代工
英文關鍵字commercial subcontracting , industrial subcontracting , speciality subcontracting , cost-saving subcontracting , complementary subcontracting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