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新竹市」的名稱首度出現於1930年(昭和5年),由原新竹街升格并合并周圍地區而成。日治中期以前的「新竹街」共管轄15大字,轄境基本上沿襲自清末竹塹市街的范圍。
新竹市自然環境包括了西北側的新竹平原和東南側的竹東丘陵。傳統農業經濟時期,新竹平原因地勢平坦、水利條件較優,發展成阡陌綿延、村舍比鄰的景觀;反觀竹東丘陵則由於地勢崎嶇、灌溉困難,多興筑陂塘以種植旱作,人口密度相對較低。
新竹平原上的竹塹,因位居清代淡水廳的行政中心而發展。無論是做為淡水廳(1731-1875年)或新竹縣(1875-1886年)的治所,衙署建置直接誘發行政、-和文教等都市機能效應,進而帶動坐商走販等商業活動進駐,提供勞務、貨品,以滿足官員胥吏、弁兵、仕紳等官民的需求。兩相影響的結果,促使了市街快速成長,并聚集大量人口。-4年(光緒20年),新竹土城內的人口達14,028人。
-6年(明治29年),日治政府以新竹城及其附廓地區為基礎,合并成新竹街的行政單元。1920年(大正9年),再將新竹街與樹林頭、香山和六張犁等地區之全部或部分,合并為相當於現在鄉鎮層級的「新竹街」。
1930年1月,新竹街升格為新竹市。1941年9月再調整管轄區域,將原舊港莊槺榔、十塊寮和油車港,六家莊之二十張犁、九甲埔和香山莊全境改歸新竹市。1945年12月,本市改制省轄市但維持日治時期轄境,管轄面積約100平方公里。1946年3月,本市行政區域擴大,將竹東鎮和寶山鄉編入轄境,面積約209平方公里。1950年10月改為縣轄市,隸屬新竹縣,并將原香山、竹東和寶山3區劃出;面積減為48平方公里。1953年4月,將竹北鄕之舊港村劃歸本市管轄,轄境略增為49平方公里。1982年7月升格為省轄市,并將香山鄉納入轄境,面積104平方公里。從此轄區底定,未再更動。
1960-1980年代,竹東丘陵的北半部(本市東區境內)陸續因天然氣的開發成功、交通路線的興筑和科學工業園區的建立,逐漸成為本市工業發展的重心。1980年代以後,科學工業園區經營的日益茁壯,帶動本市二、-產業的快速發展,使得都市化速度日增,人口也持續增加中。
中文關鍵字:新竹平原 , 竹東丘陵 , 竹塹
英文關鍵字Hsinc-u Plain , C-utong Hill , C-uc--ian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