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一、地方沿革
1762年屬於諸羅縣打貓東保,1862年嘉義縣打貓東下保大埔尾莊,1901年嘉義廳打貓支廳大莆林區打貓東下堡大埔美莊,1920年臺南州嘉義郡大林莊大埔美(大字)大埔美(小字),1943年臺南州嘉義郡大林街大埔美,1946年成立大林鎮大美里。
大美里因原大埔美莊而命名,清乾隆年間,漳州南靖縣簡姓族人至此開墾,至同治年間巳形成大埔尾莊,光緒年間將溪西下莊,分設過溪莊,溪東的上莊,則為大埔尾莊,1901年改為大埔美莊,并合并過溪莊、崎頭莊、油車店莊,至-35年大埔美又分設大美里、過溪里。現有聚落,大埔美、嘉和新莊、互助社區。
二、地理環境
大美里地勢東高西低,東面臨太平山脈,屬梅山丘陵末端,中西部則屬廣大的平原地形,石龜溪的支流大埔美溪由北往南流經本里中南部。農業的主要主要灌溉圳道引自大林圳,使本里有豐盛的水利資源,維持農作物成長。現本美里并開發大埔美智慧型工業園區,以環保節能等概念打造出一處無工業污染的環境,并提供就業機會及重大的產值。
三、聚落分布
大埔美,原稱大埔尾,位於大美里的西部。關於大埔尾,或說是諸羅縣志所稱的鹿子林埔之尾,或稱因此地系一大片埔地的西斜坡下的尾端。到1901年後將大埔尾將大埔美,有以為是站在斜坡之東高地,望著夕陽,無限美景,但有能是因發音問題而更名。清乾隆初年,漳州南靖縣的簡竹領著族人到此開墾,後形成大埔尾莊,爾後溪西下莊另設過溪莊,至今二地雖以溪為界,但仍世代居住簡氏後裔為多。
嘉禾新城,位於大美里的西部,近縣道162號。1976年將旱地興建住宅,提供畸頂營區的軍人與眷屬居住,而聚集一個社區。
互助社區,位於大美里的西部,嘉禾新城的東部,臨近縣道162號。1982年由互助營造公司所開發的社區,因此稱之。社區有百戶的住宅,現屬大美里十六鄰。
四、文化資產
泰寧宮,建於1771年(乾隆三十六年),由簡姓先民渡臺迎來福建湄洲媽祖供奉,初置於現在里活動中心北側,後始建廟,并以「泰鎮邦家,寧安黎民」的意義而命名,1862年因地震震毀而重建,1906年梅山大地震震毀而再度重建,1959年又改建。
五、風景名勝
大埔美香草藥草科技園區,成立於2006年,面積為0.8614平方公里,系大林鎮以農業生物科技為核心,朝精致農業專區前進所發展的生物科技園區。該園系集結生產、生態、生活為三生一體的園區,生產工業區系屬科技產業,生態產業區屬農園景觀,生活住宅區系屬觀光休閑型態。
六、交通設施
大美里的主要道路,(一)梅山交流道,位於國道三號279公里處,在大林鎮大美里與過溪里之間,上行為古坑系統交流道,下行為竹崎交流道。(二)縣道162號(中興路),東通梅山鄉過山村,西通三和里,縣道北面屬於過溪里。(三)鄉道嘉98線,由水汴頭(連接縣道162),至本里大埔美(再連接縣道162)。(四)鄉道嘉102線,由平林里,至本里大埔美(連接縣道162號)。(五)鄉道嘉103-1線,由過溪里舊崎頭,經本里(與縣道162號交叉),至中坑里土地公崎。(六)鄉道嘉104線,由中林里,經上林里、中坑里,至本里大埔美(連接縣道162號)。
中文關鍵字:大埔尾 , 大埔美 , 大埔美香草藥草科技園區 , 縣道162號
參考資料
下一篇:宜蘭縣雙連埤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平溪線鐵路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