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大霸尖山是泰雅族的圣山,也是賽夏族傳說中的祖先發祥地。泰雅族人稱為Babo Papak,Babo是山,Papak是雙耳朵,意為雙耳岳(另一耳為小霸尖山)。因外形遠望如酒桶,《淡水廳志》(1871年)稱作熬酒桶山。《-輿圖并說》(1880年)淡水縣地圖中首見大霸尖山之名。另外,賽夏族傳說過去曾發生大洪水,僅存一對大妻在大霸尖山,之後繁衍成今日的賽夏族人。
孤立的外形和巖性、地質構造及差異侵蝕有關。大霸尖山出露之巖層主體為變質砂巖或稱為石英砂巖,霸基為變質泥質沉積巖之板巖或硬頁巖。因為巖層位於雪霸背斜構造的軸部位置,呈現近水平的砂頁巖互層排列。加上節理發達,地表水容易隨節理下滲,平時加速風化作用,冬季結冰時產生凍融作用,造成巖塊崩裂,沿節理侵蝕作用逐漸擴展發育,遂形成上狹下寬的壘狀地形。
由大霸尖山往雪山之途徑,登山界稱雪霸線或圣棱線。此段-主要由變質泥質巖之板巖、硬頁巖與變質砂質沉積巖之變質砂巖、石英巖組成,沿線多懸崖峭壁,攀登行走不易,但也因為地形起伏崎嶇,景觀巍峨壯麗,成為雪山山脈最富盛名的縱走路線。
中文關鍵字:雪山山脈 , 雪霸國家公園 , 圣棱線
英文關鍵字Syue Mountain , S-ei-Pa National Park , Holy Ridgeline
參考資料
快搜